发散思维的实质就是要突破常规和定式,打破旧的框框和老套的限制,提供新思路、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因此,采取思想与思想相交流的方式,将有助于我们吸收新想法,迸发新思路。
一位发明家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家工厂的冲床因为操作不慎经常发生事故,以至于多名操作工手指致残。技术人员设计了许多方案,想要让冲床在操作工的手接近冲头时自动停车。他们先后采用过红外线超声波、电磁波构成的许多复杂的检测控制系统,都因为成本高或性能不可靠等原因而放弃了。
正当技术人员一筹莫展时,他想到了交流,便带着自己的想法和工人们一块讨论。大家七嘴八舌,你一个点子,我一个想法,议论了半天,终于最后有一个人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让工人坐在椅子上操作,在椅子两边扶手上各装一个开关,只有它们同时接通时,冲床才能启动。
操作工两手都在按开关,怎么会发生事故呢?
这样一来,交换一下想法,复杂的事情就变得简单,发散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杨振宁教授说过,当代科杨振宁教授说过,当代科学研究,不仅要充分挖掘个人智慧,而且还要积极倡导一种团队智慧,各学科、各门类的人才坐在一起,实行智慧的大融合、大交流、大碰撞,才能实现团队智慧成果的最优化。他的这种观点可谓一针见血。美国的硅谷聚集了那么多高科技企业,那么多科技精英,大家“扎堆”的目的就是近距离地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在信息大融合中,实现信息共享、智慧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