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个晒场



七零后的我们对晒场是有着特殊的亲切感的。

农村里的每个村几乎都有个晒场,那是特殊年代必不可少的场地配备,家家户户都与它有着休戚与共的命运。

我们村子的晒场就在大会堂前面一块空地里,面积约有三百个平米的大小,也是村里公路的尽头。从我有记忆起,晒场中间浇着一块水泥地,那年代是村里不多的一处平整、干净的地面,村里是出大本钱浇筑的,目的就是为了村民晒晾方便。

晒场最原始的用处自然是晾晒的场地。秋收季节,家家户户稻子收上来,晒场中央的水泥地成了家家必争的宝地。每年到了这个季节,先收上来的早已占据着最好的位置,后来者只能是边边角角的找地方利用些。

我小时候,我家晒稻谷时,母亲吩咐我去晒场上守着,因为鸡鸭会进来偷吃。我坐在边上,手拿着一根竹梢,八九月的太阳直晒下来还是火辣辣的,我把一个箩筐横放在地上,身子钻进去,盘腿坐在里面,好一个阴凉的“小屋”。思想必须时刻警惕,一旦发现“敌情”,冲出去恶狠狠地驱赶出去,鸡鸭吓得魂飞魄胆,恨不得生出四条腿来,有时吓得屁股后面流出一摊鸡屎。这时候,我就更可气了,直接追出老远,还丢几颗石子砸出去方解恨。

我对晒场如此有深情,自然不是晒谷子的缘由,重要的是那里是我们小孩子的乐园。




村子里,找出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非晒场莫属了。我们女孩子在晒场上跳皮筋,跳绳,跳房子,涂鸦等,那里真是小孩子快乐的世界,堪比是现在的迪士尼乐园。我还记得,那个时候,秋末冬初的季节,我们玩着玩着,头顶会“呀呀”叫着,飞过一大群一大群南归的大雁,排成“人”字形,“一”字形,这让我们对季节的变化有着直观的了解。现如今连麻雀都没几只了。

晒场上气氛最热烈的时候,就是放露天电影,那简直可以说是过节般的喜庆。最后的一抹夕阳从西山消失后,晒场上幕布支起来了,放映机搭上了,放映员在试映,我们围成一圈,人人脸上都写着兴奋,写着好奇,写着期盼。

放电影的晚上,抢占观影的上好位置是小孩子们的重要的任务,家里搬出来长凳子预先占位。等到父母回家,家家飘出香味,锅里“沙沙”地翻炒着晚上看电影时的零食,无非就是蚕豆、年糕干、瓜子等,可是除了过年,是父母难得的准许的可以平时吃零食的时候。

晚饭后,两只袋子塞得满满的,晃荡着来到晒场,等待着夜幕降临电影放映。实际上,小孩子是不会乖乖地坐在凳子上,无比兴奋的我们满晒场疯跑,喊叫着,嘴里塞着零食,晒场上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其实放什么影片无所谓,那种兴奋的感觉至今都难以忘记。

后来,村里通了唯一的班车,在晒场的一个角落建了一间车库,变相地成了村里的车站。每当班车到来的时间点,晒场上集聚着老老少少,有坐车出门的村民,明显穿着整洁,裤缝子都是笔直,那是出客备着的衣服,平时是压在箱子里的;也有等着班车载着外出的亲人回来的,大多是小孩子,无非就是为了等候外面回来的亲人,带回来稀奇货,有吃的有穿的有玩的,迫不及待地从亲人的手中抢夺过来,一睹为快。




我的母亲是从外地嫁进来的,娘家在山外的城镇。小时候,母亲回娘家时,是我们姐妹最难过的时光,眼巴巴地等着班车将母亲送来。可是班车里的人全都走完了,母亲的身影还是没出现,我们的心情无比失落,眼泪都要忍不住掉下来;如果母亲从班车里下来,心情立刻欢跃起来,拍着手喊叫着母亲。所以我是羡慕那些外婆家在本村的小伙伴,他们是没有那种急切盼归亲人归来的深刻体会,不必经历母亲不在家的痛楚。

后来,所谓的晒场基本是没有它最初的功能了,村民不种稻谷了,买来的大米比自己种出来的合算。不晒谷子了,晒场却还是叫晒场,只是它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更新着。

小商小贩多起来,也偶有进入到了我们闭塞的山村来,车装载着各种小商品运进来,停驻在晒场上大声叫卖。村民们不出村,也能在晒场上买到外面的商品了。

同时,我们村里的特产——毛笋和毛竹,也有外地的加工厂来收购。他们在晒场上摆上一把磅秤,山民们肩挑背扛着,把刚刚从土里刨挖出来的毛笋或者是编制好的竹制品,卖给二手小贩,大片的竹林终于在晒场上,成了村民手中变现的资源了。村子里翻新的洋房,是村民生活改善的最直接物证。

再后来,村子里在晒场边朝南地建了一个老年人活动室,因为村子里基本剩下了老年人,他们忙完农活后,围坐一起看看电视,打打麻将,聊聊天,村子里的一应消息大多是从这里交流的。这些老年人的儿孙辈都在外面的城镇安家落户了,村子显得异常安静,晒场是整个村子人气最旺的地方。

现在,村子里的人越发少了,因为有的老年人无法照顾自己,得去养老院了,村子完全地老去了。只有到了节假日,晒场上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车,那是外面定居的年轻人回家来看望父母。他们基本是不会过夜的,上午停着的车子到了傍晚陆陆续续地离开了,晒场恢复了本来的安静。

我在想,晒场如果有思想情感的话,它不知从什么时候有的,也不知存在到何时,承载着全村的期望,见证了兴衰变迁,它又会作如何感想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38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845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14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64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3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1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03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73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1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8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63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0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0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2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4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母亲生于1939年12月,如果她早生5年,她可能会像大舅那样到大城市读书,成为知识分子;如果她晚生10年,...
    江雪阁阅读 1,131评论 13 65
  • 一 谭春芳已在望江亭上站了许久,久到公园的管理员开始怀疑她是不是有自杀的顷向。他向管理处报告了此事,管理处安排人密...
    李蕴LY阅读 564评论 0 3
  • 01 小时候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 外婆住在一个小山村,村子位于浙西南开化县与淳安县交界处...
    始终在路上阅读 787评论 14 24
  • 老村有一个几十亩地的老晒场,以前是村民们秋收晒粮食的地方。现在成了老村人茶余饭后娱乐的广场,大家吃完饭三五成群的溜...
    格乃阅读 2,402评论 37 48
  • 张利平2021.3.6「学习《情绪按钮》第20天收获: [太阳]今天学习内容: 第七章《情绪的来源》(五)情绪的来...
    张利平专注国学教育139876阅读 5,087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