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所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其办学特色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术自由。稷下学宫采取的是兼容并包、择其善者而从之的政策,故此,齐王鼓励学者们“不治而议论”,大胆阐述自己的理论主张,对时政可以任意批评乃至抨击,以资齐王参考,但并不让他们担任具体的职务,因此,稷下学宫实际上起到的是“智囊团”或“咨询机关”的作用。
第二,教师待遇优厚。稷下学者按学术水平、名望资历分成等级,按等级给予俸禄。
第三,学无常师。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各家各派在稷下学宫相互批评,又相互吸收,促进了学术发展。
第四,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
稷下学宫促进了诸子百家的发展、融合和分化;显示了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为“百家争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