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写了一篇纪念奶奶的诗,让娃爸眼睛红红的。
同时就聊起婆婆,婆婆家有5兄妹,年纪最大的大舅是抱养的,同时是我爸爸的师傅,婆婆是我们魏家塅的,也是他们4个亲兄妹中的大姐,在那个年代,长姐如母,因此这一大家子的担子都落在婆婆身上,因此她能干,能吃苦。嫁给公公时,公公家当时是司门前街上的大户人家,当时娃爸的爷爷在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家里三个儿子,都吃国家粮,大伯接班在供销社,公公去当兵,叔叔在养路班。从那时候的层面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家庭,因此婆婆嫁过来后,把自己的亲妹妹也嫁给了公公的弟弟,可惜是家里这两小的男人不争气,养尊处优,人又懒,日子越过越紧张。到最终整个家庭都靠婆婆来支撑,公公做后勤兵,说吃不消,自己跑回来,然后再来深圳打工,也没挣几个钱,再最后回老家学裁缝,赚的钱一样杯水车薪,而家里有三个上孩子上学,因此婆婆带着自己妹妹做点小生意,在街上租了个门面卖包子和云吞,养活一家老小,做这种小生意非常辛苦,以前就是靠赶集才会有点生意,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们去赶集偶尔会在街上买个1毛钱的包子。因此经常会带着家当跑各个集市,公公来深圳之后我说让他包饺子,他竟然和我讲他不会包,所以可以想像,以前婆婆做生意的时候他应该是酱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
欧阳非常非常节俭,这和他从小日子过得紧巴有关系,童年影响了人的一生。94年,婆婆中风,那一年,她才44岁,而这个时候刚好是家里开支最大的时候,老公刚考上大学,大哥还有一年毕业,小姑子中专毕业刚开始工作,而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不仅治病花去一大笔钱,并且没有了收入,家里两个大学生还需要付学费,家庭的变故让欧阳的大学生活过得异常艰难,甚至差点没能读完,大哥大学毕业后选择来武汉工作,工资用来资助欧阳生活费,因此我们说起大学生活,我的遗憾是学校考得不好,但我的生活多资多彩。而对他来说也就只有精神生活,物质匮乏到极点,做任何事情先需要考虑到钱不够,一分钱得掰成两半花。
从那年开始,家里就全都在吃老本,公公也不再做事,回家照顾婆婆,幸好先前家里还有些积蓄,渡过极度艰难的三年,三兄妹都工作以后,日子才慢慢好转,在这几年里,要感谢大哥,因为他的孝顺,每天电话的问候,每天的开导,婆婆才坚持下来,中间听小姨说过,刚生病的那两年,好几次婆婆坚持不下去要去寻死。03年婆婆来广州做了心脏搭桥术,也幸好这次手术,婆婆才如正常人一般安然渡过10多年,虽然只是动作缓慢,但是生活能自理,思路清晰,可以安排好家里的大小事情。07年我和欧阳结婚,09年生西西,带孩子回去在婆家,都是她做饭给西哥吃,后来再生妹妹,她过来帮忙带孩子,每天陪孩子玩,做饭,搞卫生,公公帮她打下手,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我和她相处的时间不多,从06年到15年短短9年的时间,回老家的时候我都在娘家,回到婆家就是吃个饭,正式在一起相处只有短短一年多两年不到。在她来之前,我很忐忑,我担心像别人家复杂的婆媳关系我处理不好,因为有听邻居说过她很厉害,嘴巴多。来了之后,虽然会有小矛盾,但是双方互相理解,她想吃的东西她舍不得买,我会下班顺路买给她,陪她去买衣服,买鞋子,我给予了她我能给的尊重。当然她也值得,她和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只说我的好,和小姑子说让她和嫂子学习,孩子们喜欢吃我做的菜,她会站在旁边学,我喜欢吃的东西她会专门留给我。
妈妈在,家就在,自从15年婆婆第二次中风去世,欧阳家就像散了一样,公公这一生本就过得浑浑噩噩,主心骨走了,他也就得过且过,再没有家的温暖。欧阳现在都已没有回老家的欲望,哪怕现在新修了房子,如果不是我坚持每年要回去,他会觉得深圳才是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