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真假笑容
自己的思想成熟后或者说是自己“长大”后,总是会不经意地捕捉他人脸上的微变化,简而言之呢就是看人脸色。当然,不能一直盯着人家的脸看,这样确实是不太礼貌。所以说,笑容便成了我能够光明正大地将自己的目光驻足在他人脸上的理由,因为他在笑时,是没有精力去关注你的。
肌肉的抽动,是很客观地说明笑的动态,我从来不会仔细品味笑容里的内容,直到我的价值观念伴随着成长的经历以及融入“微笑是一门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时,我明白笑容是一杯醇厚而又需要品味的陈年老酒。情感的表达,快乐的话术等等,它的深浅让人捉摸不透。其实,我确实很难去表述自己对于笑容的理解,因为有些东西用语言描述出来就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味道,很多作家之所以是作家,在我个人的浅薄观念里,他们不是写手,而是情感,切切实实情感的表露者,思维观念灌输于世间,如何将冗杂的情感具象化是他们天生拥有的能力,他们赋予语言情感的艺术。所以,我只能说是一名写手,简单地片面地表露。好的,回到“笑容”的正题,我只能浅薄地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出发来叙述它。笑容是人的心因为外界或者身体产生了舒适感,从而与这些美妙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大脑接受到这美好的共鸣时所在面部的宣发。很多人都说笑一笑,十年少,可见在很多人的思维中,笑容是能够美容养颜且带来美好感受的纽带。当然,这些都是很好的,对于笑容固有的积极的看法。可是,或许在我这个“冷漠”“世俗”人的眼中,笑容多了“尴尬不失礼貌的”“皮笑肉不笑”“虚伪的”“阴险的“诡异的”等等等的词前缀,这些都给这个美好的事物带来了阴暗、消极的一面。当然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家都不止一次地告诫我们这些世俗的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你能够从两个角度去观察事物,那么已经是非常具有智慧的行为了。我很欣慰自己是有那么一点智慧的。“笑容”或许也演变成了伴随社会发展的产物---谄媚他人的工具,讨好阿谀的桥梁。但是,我后知后觉地感受让我纯洁的世界变得落寞了,这仿佛也告诫着我、告诉关系,在这个世界上即使再纯洁美好的情感宣发都变得虚假且厚重了,我们在每个人的脸上都可以看到笑容,但是我们感受不到沐浴春光的温暖。在这个急躁浮夸的世界里,连笑容都是“虚与委蛇”的,那什么又是真实的呢?被这个塑料罩子捆绑地快要室息的时刻,我仍然要保持笑容,面对这恶臭的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