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在想,如果作为应该放弃这一方的论点,应该怎么说?就算它在现实中还没有操作性,就算它在现实中还有一点超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会不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就算现实中做不到,我们是不是让我们的心里更明白了一些呢?这是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写“思辨力”这个专题的主要原因。
几年前的时候,在中文辩论赛中,我们还常常看到同性恋合法化的辩题,但是最近也非常少了,所以也感谢有这个机会,用写作的方式,让我终于跟虚拟对手詹青云辩论了这个辩题。
那我来总结一下几个我想说的点。首先我去了很多相关的论坛和社区看了评论区,以及微博里面相关话题的评论区,我觉得有一些评论特别的有意思,有一些非常具有启发性,有一些它身上体现的问题,也恰恰是站在我辩题立场上所不想要看到,或者是所想要去解决的问题。
性取向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我把这些例子分成不同的组别,第一个组别我们先看看,我说这个语言说同性恋是天生的,这个语言可能不是那么的精准,不精准的语言会带来什么问题?
比如说在微博评论区有一个网友说,性取向这个东西如果你有意去改,是能改的吗?据我所读到的这些科学的论文研究,现在大家的共识是这个东西是不能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