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落后?只有动手写下反馈,就已经战胜了99%的人。
1. 总觉得某个目标离自己太远,最好不要有非分之想,以免伤心。
人为两种:固守型 和进取型。固守型的容易自卑。在他们的世界,永远希望自己处于最好的状态,为了不去打破这种妄想,会刻意回避不擅长的事情 。以保证自己不出丑。作为进取型选择,不要因为目标太远就放弃,因为只要迈也一步,就相当于离它近了一些。每天前走一点点,目标没有想像那么远!
2. 老师的作业要求1500字。因为学得自己不是学得最好的,所有觉得和自己无关,就主动放弃。
很多时候,你没去做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做不好,只是你以为自己做不好。你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好。实际 上只要你只要开始写,你就已经有了质的改变。写不写和写得好不好在两件事。前者的意义远大于后者。只要你坚持写,并且一直坚持写下去,你就会越写越好。
3. 成年人的学习目标性很强,如果这方面知识 对我没有,为什么要努力思考和学习?但往往不经意间得到的东西,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价值。
上学时目标性更强,考个好分数,考个好学校。
学习成果昌最能够得到反馈:分数摆在那里。学得好不好,一眼就看到。
离开学校,没有统一标准后,我们有了自由学习的机会。但是并不能得到即时反馈,至少学完了要能看到效果才去作。这种想法让很多人错过了那些看似无关的升级机会。但就是写作这样一个看似无关的技能打磨,可能会在方方面面帮助到你,即便不以写作为生。没有考试目标,我们才真有机会体验学习带给我们意外惊喜的机会。
4. 很多人希望做事得到别人的认可,点赞。没有得到点赞认可就得到自己所做的事没有价值,进而学习后不想去评论。
很多苛刻的要求 ,其实是我们自己无意识加进去的。一想到英语,就想到无障碍与外国人交流,可以看电影不用字幕。及时提醒,犯了过度预期的毛病了。实际上我们总是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抱有无限的憧憬,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开始时,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甚至不考虑目标,直接去做。有了第一步就自然知道下一步目标如何确定。
5. 我们厌学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是对老师的依赖,另一个原因是学不好,借口说难,并找我不会别人也不会的借口。
好学生都不依赖老师。他们学习的目标可能并不是为了把谁比下去,别人会不会那是别人的人生,我如果学不好,直接影响了是我的人生。能够清晰认识到定点的人,都不会用这种比下有余的方式安慰自己。如果你一定要和别人比较,不妨想不想:别人不会,我会了,不就领先一步了吗?
6. 思考
为了加深学习印象,每次学习都写下心得。其实也不知道有多大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即时反馈。就想记录下自己的思考的痕迹。成人了,没有更直接的目标,就是想让自己成长。因为每周与高中的孩子进行文字沟通,发现笑来老师的课,其实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是很有作用的,如这课中的因为学得自己不是学得最好的,所有觉得和自己无关,就主动放弃。好学生都不依赖老师。我没有直接的目标,但期望这项学习能带给我意外惊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