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他们最信任的人
任教十余年,我之所以总是和学生相处得很愉快,是因为我有一个秘诀:成为学生最信任的人。给学生鼓励和信心,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严中必有爱,信任感就逐渐建立起来了。
案例一
一、案例基本情况:
刚接三一班时,搭档王老师就告诉我,这个班成绩不错,大部分同学接受能力都很强。除了小雨。小雨是个很安静的男孩,据,小雨在我的数学课堂上特别努力,虽然大部分时间他都很慢,但是他写题特别认真。有时候自己流了一头汗,也顾不上擦,只顾埋着头写。他着急但不慌乱,在课堂练习时,有的同学还会提醒我:“老师,没事儿,他一直都很慢,课堂上都写不完。”
二、案例观察分析:
但是孩子总会进步的,我会走过他身边,总会额外多看看他做的题,利用机会多表扬他。前几次考试也都还不错,他的计算掌握的挺牢固的。 当学到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脑子确实反应比较慢。听着听着就跟不上了,他就开始“开小差了”,但是他的家长也很给力。每天的作业都被检查得一一题不漏,几乎上能做到全对。在英语小组群里边儿,他读也很标准,偶尔能听到家长在旁边提醒的声音,看来,家长对孩子是下了大功夫。尽管如此,小宇以前的考试成绩都在班级后几名。
三、案例家庭背景调查和协调:
有一次和他的家长沟通,家长说:“老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他,孩子的爸爸现在都不想管了,说我管的没有成果。”我回答说:“您可不能不管哪,知识可是我们生存的本领,如果现在三年级就把孩子给放弃了,孩子以后的生活你们想了吗?没有知识可怎么办呢?而且浩宇脑子并不笨,只是慢一些,我们就慢慢来,只管做好咱们自己的工作,孩子哪一天开窍了?成绩自然就提升了。哪天开了窍,关键是小雨还具备了优秀学生的素质:能坐住,不慌乱。要是哪天开了窍,211,985也不是没可能啊。我们达成了协定,不只看分数,只管认真辅导孩子,多鼓励,多给他自信心。
四、案例进展:
小雨就像陪我散步的蜗牛,他慢吞吞地往前爬,但是他从未停下尽往前进的脚步呀;虽然他理解能力差,但是他做题认真仔细啊。除此之外他还听话,勤奋。他是多么可爱的以为男孩啊!可爱。做题的时候我。几次,我等待他做完题时,我就在心里对他说:我会一直陪着你,鼓励你,静静地等待你的进步,等待你的绽放。 周二,班里轮流讲题时,小雨把一道解决问题讲解得非常清晰,声音洪亮且透着自信。回答完问题,目光坚定地看着我,这哪是那个慢吞吞的小雨啊,就他的讲题水平而言,完全够得上“学霸”这个称呼了。其他学生的眼神里有惊奇也有赞许,全体同学都对小雨刮目相看了。五、案例反思: 我信任他,信任他的能力,相信他的努力终会开花结果。看着他为成功撒下汗珠,体会他的坚持和不易。在期中质量测评中,小雨竟然拿到了A级。我特别惊奇,但是更多的是喜悦。小雨证明了自己,证明了他的脑袋瓜并不笨,而且他的细心、耐心、坚毅可以战胜一切。
案例二
后进生需要我们的信任和鼓励,那离异家庭的孩子呢?当然需要我们班主任老师更多的信任和教导方法啦!
一、案例基本情况:
学生总是来告小鹏的状:把同学借给他的文具弄丢了,作业忘写了,不完成小组任务。一天,刚强调过下课不要在走廊里追逐打闹,他就故意惹同学生气,让同学追着他跑,利用自己瘦小灵活的优势,他引着同学在教室里跑几圈,走廊里跑几圈,唯恐我看不见。
二、案例错误处置:
这次我气恼了,当着全班同学说:小鹏,你天天给我找事干,你看看谁还像你一样?你下课不是没事干么?我给你一本数学资料,你下课就搬着凳子蹲在教室后面写数学题,每天3页,写完3页题交给我批改后,你课间才可以自由活动,完不成的话就扣你个人积分。头两天还好,后来他几乎每个课间都去上厕所,一周下来,任务也只完成了一次。没过几天,一位女生就来向我告状:小鹏故意推她,差点让她从楼梯上摔下来。小鹏越来越肆无忌惮了,我隐约感到小鹏对同学的敌视,对惩罚的不满,对我的不认同。
三、案例家庭背景调查:
我给小鹏家长打了电话,从小鹏奶奶口中得知:小鹏的父母离异了,几个月时就由奶奶一直带着,小鹏连妈妈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我顿时醒悟过来,他总是要表现出一点与众不同,总是逗同学,写作业时故意写错页码……老人带着孩子,妈妈没见过,爸爸没管过,奶奶也无法给与小鹏全面的关爱,这也正是许多离异、单亲、留守家庭的孩子的现状吧。小鹏奇怪的行为就是缺乏关注的表现啊,我还一味地批评他,甚至惩罚他,导致他逐渐地被同学孤立。
四、案例效果:
我无比愧疚,也改变了策略:多提问小鹏,走到他身边时多停留一会儿,凑到机会就夸奖他,多给他帮助同学、帮助老师的机会,多和他谈心。我还利用元旦联欢会的契机,让小鹏重新融入到这个班集体。联欢会上小鹏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在课堂中,一段时间下来,小鹏还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少惹事了,听课认真了,也越来越自信了。我们也成了彼此信任的好朋友。
五:案例反思:
学生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他们行为奇怪,缺乏自信和信任,我们更应该多给他们关注和理解,要本着了解学生,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建立基本的信任,许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