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出身的他,挑挑捡捡,直到三十五岁才结婚,娶了个小自己7岁的城里媳妇。这在结婚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都觉得这小子行,挑了这么多年,没白挑。婚礼是以农村的标准准备的,当时两家人都还满意。
婚后前两年,夫妻俩一直过着二人世界,偶有摩擦,总体很和谐,因为都在县城上班,离女方父母家较近,她妈妈对她从小又百般宠爱,所以,与她父母家走动更频繁,受惠自然更多。他当时还觉得虽然自己年龄不小了,但多磨合几年孩子再降生,会使婚姻更稳固。
结婚的第三年,她怀上了,而且是双胞胎。双方家庭都喜出望外。等孩子出生,是龙凤胎,这一下,亲朋同事无不赞叹他命好。
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好命,他和他的家庭似乎没有做好准备,为避免月子里的婆媳矛盾,去了去了月子中心待了俩月,然而,矛盾依然没有避免,而且十分剧烈。因为三观的巨大差异,双方都付出很多,但均各执一套道理,竟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境地。
他母亲已近古稀,农村老太太,性格柔弱,耳聋眼花不识字,看孩子必然与现代化标准相去甚远。因为是双胞胎,需要人手,不用他母亲,他父母也出不起钱雇人;用又达不到标准。他母亲很疼他,对他言听计从,他也和大部分农村娃一样,曾立志等父母老了要号好好孝敬父母,如今,从孩子出生后,他已近半年未回过父母家了,生平最长记录,工作稳定下来后,他曾4周未回家,父亲还颇有微词:“就在县城,有多忙呀,快一个月了不回家”。
他让母亲做什么母亲就做什么,为维护家庭和睦,他还是让母亲去帮忙看孩子,他母亲来到县城的儿子家,因为她对婆婆积怨已深、婆婆老实巴交,二人如同陌路,并不互相交流,仅确实需要搭把手时,她才让婆婆帮把手,这种情况并不多。他母亲早晨5点多在家吃完饭,骑车到路边等车,到儿子家大约7点半,下午4点半左右再去车站坐车回家,拘谨煎熬的一天就过完了。因为之前发生过矛盾,在他母亲去看孩子前,他在家里安装了监控,一天的行迹都看在眼里,他是万没想到“娶了媳妇,忘了娘”这句话竟用在自己身上了。而在她眼里,他就是个只知道替母亲着想的愚孝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