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问题定性。
1.案例可能会涉及的问题汇总:家校共育、班级建设、心理健康、五育并举、师生关系、矛盾冲突、特殊学生等。 给问题定性时,一定要抓住题干关键句,定性一定要准!
2.定性准确用词新颖案例:把“起绰号”定性为“校园软暴力”;从“家长对此事反应过激”中提炼出“家校信任危机”;把“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管理出现分歧”定性为“规范认知冲突”“班级管理失范”;把“班级图书角遭破坏”定性为“公物管理失效”;把“家长在班级群因接送学生问题爆发争吵”定性为“群体沟通失控”“情绪宣泄”“人际边界冲突”“班群管理不规范”;把“学生将班主任老师列为讨厌老师”定性为“师生关系危机”;把“学生嘲笑环卫工人子女”定性为“阶层观念偏差”“语言霸凌”。
第二步:分析原因。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家庭原因(家长行为、家庭氛围、特殊家庭环境)性格原因(老师的性格、学生的性格)社会原因(升学压力、舆论环境、现实诱惑)同伴间交往(攀比、矛盾、青春期心理、个人成长中的烦恼)能力问题(老师班级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之前的遗留问题等)
以上两步内容最好30秒内说完。
第三步:精准施策。
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问题:
1.施策原则:先解决当前问题,如突发、情绪、受伤、冲突等,后进行中长期教育;先全面调查了解,再分层分步施策;
2.施策行动:①是班主任自己的问题该怎么做;②怎么借力(可以从家长、学校(德育处、心理咨询师、其他任科任教师、班干部、小组、关系好的同学朋友)③家校共育等。个人问题如果上升到大范围问题群体问题时,怎样活动育人?如:班会、竞赛、辩论赛、读书活动、社团活动(以上为常规活动,最好有具体活动名称)还可以设置夸夸墙、展示角、协商会、漂流瓶、心语信箱、班本课程等新颖活动。
3.后续追踪(表扬进步、反思总结、调整改进)问题一下解决不了,后续持续关注,可以有中长期育人计划。对学生:多关注,多谈心、多鼓励;对家长:多共情、多沟通、给建议,给方法;对班级:多观察、多谈心,要民主,定制度,多总结,给方法,开展序列活动,奖励进步,树立榜样。
第四步:最后总结:视时间而定,实在时间不够可不用,用上估计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