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什么是领导力
2、管理者离不开领导力
3、如何提升领导力
很多人认为当上管理者,成为团队领导,就自然具有领导力了,把权力与领导力混为一谈。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人们法律意识和个人意识越来越强,靠权力来强制下属去推动工作,越来越行不通,没有领导力的管理者越来越难以驾驭团队。
01
什么是领导力
要弄明白什么是领导力,我们先搞清楚什么是领导?领导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从字面意义看,“领”是形声字,领从“页”,页在古代指“头”,所以有“头领”一说,引申为“在前面”的意思;导是简化字,繁体字是“導”,上面是首和足,下面是寸。寸与手相近,本意以手牵引的意思。《说文解字》中将“导”解释为“引”。常指引导、开导、指导、向导。“领”和“导”两个字合在一起就是在前面引路,在前面导航。作动词时,就是带领大家去做一件事情,做名词讲就是带领大家一致行动的人。
领导力一词,就是领导能力的简称,一种在组织中领导者带领成员共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我们常说这个人领导力不行,就是指领导能力不行,不能带领大家获得团队想要的成果。西方对领导力的定义是:缔造愿景,影响群体,实现愿景目标的能力。通俗地讲就是带领他人跟随自己做事的能力。要想别人愿意跟随你,你要能给别人带来价值,让别人看到跟着你有美好的未来,不但现在好,未来也好,这样才有追随者,才有领导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领导力,有人专门研究领导力,并发展出了领导力“五力模型”和七力模型,五力模型中的五力分别是感召力、控制力、影响力、决策力和前瞻力。七力模型在在五力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学习力和道德力。
感召力是最高级的领导能力,一般领袖级别的人物感召力最强,他们一个号召,大家就能奔赴前行,比如毛主席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家就积极投入到根据地的建设找那个去了。邓小平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才去掉很多束缚,致力于经济发展,才有了我们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
前瞻力和影响力是感召力的延伸或发展。除了感召力,一个领导不能只管自己的修行,而不管团队的生存和发展,要看清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并能够通过影响被领导者,实现团队的目标,这就需要前瞻力和影响力,它们是处于中间层面的领导能力。影响力是核心,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团队成员,让他们自愿去工作,去完成任务。
决断力和控制力又是前瞻力和影响力的延伸和发展。领导者不仅要为团队指明方向,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随时都会出现新的危机和挑战,这就要求领导者具备超强的决断力和控制力,重大危机关头能够果断决策、控制局面、力挽狂澜。决断力和控制力是处于实施层面的领导能力。
学习力是生命力,是适应力,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学习力是一个领导必备的能力,否则就容易被下属超越或因不适应时代潮流而丧失领导力。比如现在领导必须懂互联网、移动办公等,还像以前在办公室用笔批阅文件、开现场会布置任务,就会被历史淘汰。道德力是一个领导能否持久保持领导力的基础,所谓“厚德载物”,只有具备深厚的道德力,才能撑起更大的事业,更强的领导力。学习力决定飞多高,五力决定飞得稳,道德力决定飞多久。
02
管理者离不开领导力
时代在变,管理者也需要跟着改变。以前管理者靠岗位的权力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现在大概只有20%的问题需要通过岗位权力解决,80%的事情,要靠管理者的领导力来完成。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通过控制过程来保证我们需要的结果。领导是引领和向导,就是在团队前面引领大家向前走,控制方向不要跑偏。
管理更多是动作,是管人理事,偏重于执行。领导更多是引领和规划,确定方向。管理者如果不具备领导力,就很难带领团队完成预定的目标,提升团队能力。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需要不同层次的领导力。
在领导力模型中,感召力偏属于上层、高级领导,一般是领袖级别的,对应于企业组织,主要是企业老板、高管等。前瞻力和影响力是中间层面的领导力,对应于企业组织,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决断力和控制力是处于实施层面的领导能力,对应于企业组织,主要包括基层管理者,他们负责工作的具体执行。道德力和学习力是所有现代人都需要不断提升能力,只有不严学习才能实现自己更好的发展,没有道德力,迟早会栽跟头。。
基层管理者每天会遇到各类实际问题,客户投诉、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遇到问题,要及时解决,及时处理,这就需要我们有杀伐果断的决策能力,不能什么问题都逐层上报,等上层领导决策再执行,很多事情,等领导决策完,这边问题已经升级了。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就要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敢于决策,把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及时处理掉。在基层,控制力常常表现为执行力,比如对计划的控制能力,控制得好,执行力就强。
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腰部,负责上传下达,既要领会领导的宏伟蓝图,还要负责把蓝图变为现实。好的中层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种领导力,既有一定感召力,还要有决策力和控制力,最核心的还是前瞻力和影响力。前瞻力就是对事情要有一定预判性,不能像基层管理者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要提前预判问题,规避问题,就像中医中的“上医治未病”。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上,要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去影响上级对自己的看法,获得高层的支持,获取更多资源。另外一个是对下属,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让下属愿意追随自己,甚至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不好的中层管理者则是传话筒。
高层管理者需要感召力,通过制定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战略目标等引领下属主动投入工作,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03
如何提升领导力
领导力不是天生的,是自己不断学习、实践获得的。作为管理者,要想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就需要从自身下功夫,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不断打怪升级,成为具有高级领导力的管理者。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要管理好别人,自己就要以身作则,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做不到的不要去要求别人,否则很容易被别人“将一军”。尤其是遵守制度方面,不要认为自己是管理者有特权,制度都是给别人制定的。现在员工“平等”意识特别强,期望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以身作则适用于各层次管理者,它是影响力的基础。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位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共产党军队的指挥官在指挥士兵冲锋陷阵时喊的是:“同志们跟我上!”而国民党军队的指挥官喊的是:“弟兄们给我上!”。“跟我上”的管理者懂得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他们不脱离一线,做业务能一竿子插到底,能带领团队拿到想要的结果。“给我上”的管理者往往脱离一线,就会在办公室开会讨论、听汇报、下指令,搞得下属很累不说,还拿不到想要的结果。
其次,除了以身作则,我们还要与下属共启愿景。很多员工不愿意工作,是因为公司的目标与个人目标不一致,员工认为工作是为公司做的,不是为自己做的。好的管理者懂得如何与下属共启愿景,把公司目标转换为团队目标,把团队目标转换为员工目标,这样员工才能真心努力工作。管理者要懂得员工只会为自己工作,不会为了公司,为了团队,为了管理者工作。
第三,管理者还要敢于挑战高目标。员工之所以跟随管理者,是希望能跟随团队获得快速成长,完成高绩效,获得超额奖励。只有高目标才能带来超额奖励和个人快速发展,目标激励,本身就是最好的激励,尤其是管理者,当你能带领团队完成一个个高目标后,你的追随力、感召力、影响力等自然会获得很大提升。
管理者的领导力来自于下属员工。我们要有使众人行的能力,让员工愿意跟着我们干。在困难面前,不抛弃,不放弃,大家仍然愿意团结一心去努力达成目标。在困难时期要懂得激励大家,这一点我比较佩服马云,即使被VC拒绝了37次,他仍然回到公司激励员工:我们又拒绝了一家投资公司。
总结一下,管理者离不开领导力,要提升领导力,要以身作则,能够与大家共启愿景,敢于带领团队挑战高目标,要能激励团队成员,使团队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完成有勇气团结一心完成目标。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