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引入的概念是,我理解的投资自己,并不是说要拿钱去买一堆课程来缓解焦虑,也不是我们在“双十一”满减的时候买一大堆的书,更不是说去加很多很多社群,然后做完以上事情,就觉得我已经投资自己了。
那是一种幻觉。投资自己的意思是,在我们个人成长的突破上、在我们技能的提升上、在我们视野的拓宽上,不遗余力地投入自己的时间资源、脑力资源、财务资源,等等,并且保持它的强度、持久度、力度以及深度,用最大的努力谋求可达成的结果。
要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资”更像是我们的资产,而不纯粹是资本。所以,钱只是一个因素而已,也就是说当我们为自己的进步花钱,只是投资中的一个小的部分,因为花钱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而且往往解决的是最不重要的那一部分问题。虽然对很多人来说,钱是最重要的问题。
我们花钱能够得到的东西往往是快速及时反馈的,因为,钱是跟着商业价值走的,而商业价值往往经受不了漫长的反馈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教育要管的事情,仅靠商业无法支撑。
另外一个方面,既然钱带来的东西能够马上见到结果,那么它往往也是没有什么竞争壁垒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比你有钱,这也就意味着当你花某个价格买到一个东西,并且你认为它可以给你带来很多优势的时候,其实另外一个人用两倍的价格,可以更快速、更有效地得到更好的结果,难道不是吗?当然这不意味着投钱是没有必要的,而是我们始终要明确,在纯粹的花钱之外,还会有更多的方面。
相反,如果我们把投资自己的概念扩展为把自己的所有资源投入到自己的成长上,那么这还牵涉时间、精力等,这就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独特而且不可比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优势不一样,喜好不一样,性格不一样,这些综合起来都会形成我们的现状。基于这个现状进行自己的投资组合,我们需要强化什么、优化什么、筛选什么?
在这个基础上,决定我们投资的策略,花多少时间、花多少脑力、花多少财务成本去做一件事情。同时我也知道这个事情的风险有多大,并愿意去承担这个风险,然后把自己的事情做到位,并期待结果。
我觉得这可能是理解投资自己的一个相对正确的心态,因为如果纯粹花钱买一个东西,那根本不叫投资自己,那只能叫消费。如果要说得好听点,那就算消费升级好了。
I便签
WHY
知识付费爆炸式增长以来,大家都在兜售“投资自己”的概念。比如想要换职业赛道,所以专门去找了许多名师的课程,但是认真的学完的屈指可数。又或者因为爱好所以在油管小红书看了一堆美食和制作技巧,并且买了很多模具,但是鲜有在下厨的时候用过。别人询问起最近你都在忙些什么,我们美曰其名的说是在“投资自己”。但是,我们真的是在投资自己吗?也许我们在下单之时,会获得“嗯,我这钱用的真的值,因为我买的是知识。”但是,这其实和充值游戏币,囤化妆品又有什么区别。不投入其他的资源或者永远不去使用它,那这个投资也只是浪费。
WHAT
既然我们知道了花钱买课,买设备教程并不算真正的投资自己。那什么是实际的投资自己?作者在文中提到的不仅1)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爱好,需求来个性化的设计。2)还需要通过2)时间,精力,金钱,风险四个维度来综合衡量。我总结为"自我投资评估4象法"
HOW
具体4代表的4个评判维度:
1. 时间投入
这个比较好理解。就是你在这一件事情里花费了多少的时间。比如说练习瑜伽是你为了健康而投资的项目,那你是否每天都有练习?或者说每次练习的时间是多长?
2. 精力投入
这里具体可以理解为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的专注度。我们可能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听线上课,但是有的人可能边听边打游戏,那这个专注度就很低了。
3.金钱投入
虽然不是说最贵的东西就是最好的,但是相对贵的知识含金量一般来说都比较高。比如说你花九块九买的一些课程,内容可能在知乎就有了,它只是帮你梳理了一遍信息。但是四千的课程可能包括的不只是信息的还有实操过程中细节,痛点的总结,以及一同参加课程的人脉等等。
4.风险规划
最后这个可以拓展为"机会成本"。我们每选择做一件事情,就代表我们放弃了做另外一件事情。因为时间,精力,金钱都是是有限的。那在有限的资源里,我们的选择所带来的风险和回报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高风险高回报,有些喜欢低风险低回报。重点规划好自己能承受的范围,然后开始持之以恒。
WHEN
其实当我们需要对某一件事情花费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用"自我投资评估4象法"来全面的评估,特别是当我们决定的事情是复杂的,重要的。这四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的。
A1便签
故事
我开始低碳饮食之后,买了很多低碳烘培的原材料。但是做了两次失败之后就再也没有使用过了。上周在整理橱柜的时候,看到买了的代糖,杏仁粉,椰子粉就一阵难过,于是就去找了好多小红书的低碳生酮甜品的视频来看,但是总是担心自己再失败所以又没有动手。
反思
当时在投入金钱买材料的时候,我就没有分析好关于烘培低碳甜品这件事情,我是否有把它当作一个技能来训练。也没有分析好关于如果失败了,我对于这个风险接受程度是如何的。既然我是烘培新手,失败肯定是常态,那失败两次其实不算什么,坚持训练烘培的技能最后是肯定会有进步的。
A2便签
目标
今年要准备圣诞大餐,然后在甜点的准备上还没有最终的决定。不确定是做蛋糕还是做饼干。
行动
1, 时间投入。
现在的备选选项有胡萝卜蛋糕,藏红花蛋糕,焦糖姜饼还有巧克力曲奇,先把它们的制作时间先罗列出来,先选择时间较短的。
2, 精力投入。
总体来说,蛋糕会比饼干的精力投入时间要长。但是蛋糕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大家都会比较开心。
3, 金钱投入
把它们的材料的准备罗列出来,要看哪一些是我们已经有的原材料,有哪些需要我们重新购买。优先选择必须要额外购买的甜品进行制作。
4。风险规划
既然之前烘培蛋糕有失败的例子,那这次需要做的是和之前选择的食谱做对比。
总结:
在圣诞大餐之前每个甜品都练习一次,然后根据成品的时间投入,精力,金钱和风险四个象限来进行最后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