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作家之路
这是一本创意写作指南。本书的宣言是:
“人人都能成为作家”
“写作是可以教的”
“作家是可以培养的”
“写作是一门手艺活,可以反复训练获得”。
既然如此,那么通往作家至路最大的敌人是谁?
你自己。
下面用两句话进行概述:
通往作家的路很轻松,轻松到敌人只有你自己。通往作家的路也艰难,艰难到每一次遇到的敌人都是你自己。
今天开始介绍这本书的第一章
写作者必备的心理素养
1.如何写出好故事
小说/剧本其实就是讲故事。写小说和剧本,其实就是面对读者用语言讲故事。
好故事有什么特点呢?
简单点说,就是编排的好,立意高。
如
《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作品。首先
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塑造得足够鲜明。而最重要的是,它们还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和思想高度。
那么主题重要吗?
不。初学者写小说可以先不去思考主题。
为什么?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写一个作品的时候,不停地在想我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我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别人一个什么样的道理等,那么你的这个故事就会很单薄。因为在你的故事里面,读者就只会看到你所定的这一个主题。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我们都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不同的读者去读《哈姆雷特》这本书,他们得到的和感悟到的是不一样的,他们读出来的这个故事的主题也不一样。
那到底莎士比亚是怎么做到的?
显然,莎士比亚在写《哈姆雷特》之前,他并没有把一千个不同的主题都放在这个作品里面,他也没有把一千个不同的人物性格整合在哈姆雷特一个人身上,他做的仅仅就是把一个故事讲好,讲得跌宕起伏,让人一边泪流满面一边欲罢不能地往下读着。
他在讲述这个悲剧的时候,这里面就有着作者自己的爱情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自己的金钱观、伦理观等。也就是说,因为故事是作者设计的,所以故事里面主人翁的价值观、爱情观、金钱观等其实也是作者身上具有的。
作者并不是刻意在其作品中注入这些观点,而是在写作的时候潜意识注入的。
人本身是多面的、复杂的。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包括爱情观、伦理观等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
所以作品也就变得复杂,不同的人读出了不同的主题。
莎士比亚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灵魂注入这个作品里面之后,作品里面的人物就很形象生动,活灵活现。人们去阅读他的作品,就像是在跟他相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
作为小说作者,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写出一个好玩的、能让读者不看到最后就不撒手的故事就可以了。
学习小说写作,我们先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怎么去构思、怎么去切入、怎么去描写、怎么去塑造人物形象,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也就会写一个故事了。至于其他的东西,就交给读者自己去理解吧。
2.勤学苦练比天赋更重要
我们很多人没有成为作家,并不是因为没有天赋,而是接受了没有天赋的负面暗示。于是在写了一点东西没有成功后,觉得是因为自己没有天赋,不相信坚持是能够成功的,早早选择放弃自己的兴趣和梦想而投身于其他职业。
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而成功的,而非天赋。
写小说/剧本就是讲故事,是一门技术活。作家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把一个故事讲得精彩动人,让读者对它欲罢不能。这就是说我们学习小说写作的最终目的。
写作是门技术活,确实有的人天赋异禀,天生就会讲故事,天生就对语言文字很敏感,人家练习十遍,他练习两遍就会了。可是,大多数人是通过后天的努力练习修炼成作家的。
如果你足够热爱写作的话,别管什么天赋,努力学、坚持做就一定会写出出色的作品!
3.正确认识小说写作过程
写作有一个特点,就是需要不断地写,你的写作水平才会不断地提高。
当某天,你的水平到达了某个点,那么你自然也就成功了。
所以,学习写作,我们要摆正心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要用跑马拉松的心态去对待它。
当某天,你的水平到达了某个点,那么你自然也就成功了。
写作不需要短跑,不需要短时间之内的爆发力,它更考验的是长久坚持的耐力。
很多时候,我们离成功只有一个“坚持”的距离。
4.作家的自我身份认同
要改变你的思维模式,改变对自己的定位,要对自我的身份有认同感。要在脑海里想象自己:你现在就是作家。因为只有你自己觉得自己是作家,你才能写出作品。
所以,你首先得在心里把自己当作一名作家,然后按照作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写作,遇到困难时去克服困难,孤独时去体会孤独,遇到阻碍时去解除阻碍,总之一个字:写!这样你才能写出作品。
上面这句话的解释:用一个作家和一个诗人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并不是说我写了一部作品之后,我才是作家、诗人。
作家会做什么?作家会认真观察生活、体察社会、收集素材,作家会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时间来构思自己的故事,作家会观察别人的性格特点、行为表现、表情变化、情绪变化、穿着打扮等。
所以,你每天要不断给自己暗示,我是作家,我要学习如何写好一个作品,我做的所有事情都应该是一个作家该干的事,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网络游戏或社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