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备课时还挺惊喜,觉得这个单元可以给到孩子们更多实操的机会,等到真正实施的时候,现实还是不如想象中那样唯美,确实比较累老师。但是看到大部分学生是乐在其中的,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科学素养和兴趣,也很高兴。
1.《设计塔台模型》是让学生在竞标书内容上进行修改完善的,这个课时整体效果还可以,同学们都能按照要求完成小组设计图。




2.《制作塔台模型》介绍了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底座--侧面--辅助部件--整体--命名;视频观看接口连接四种方式:延长--T形--斜接--四边。一节课肯定是做不完的,我安排了两节课也没有完成,然后第三节测试时,安排做完的小组先来进行测试,没有做完的小组继续完善。这里就涉及到塔台保存的问题,让学生带上姓名贴备注班级小组贴在半成品上方便辨认。有的班学生很积极参与,自己准备了很多材料来进行设计制作。




3.《测试塔台模型》测试工具准备有软尺、爱牛的地震测试仪(只有一个档位)、爱牛配套的风扇太小了,自己从家里带了一个大的档位风扇、教科书。测试时老师分工给两个课代表进行记录,教师好腾出手来管理维持秩序。



反思:1、材料准备。统一发放的科学器材包因为种种原因我是没有下发给学生的,所用到的材料我都准备好放在每个小组材料框里,接口零件我也是分好了每个班每个组可以领取多少个,即便这样还是发现浪费材料和乱减乱用材料的现象,给他们讲有很多学校是没有这些材料操作的,请他们珍惜这么好的条件和实操机会。以后在材料配置方面和器材使用制度方面还需优化方法。
2、优化课堂秩序,做到收放自如。本次实操课学生参与性强,积极性高,但也存在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把控的局面,特别是最后测试环节,有小组测试完后有调皮的学生就把塔台乱拆了,我们后面的课程还有评估改进,小组自评互评优缺点、反思优化设计方案等进一步提升学生工程探究能力。以后要注意这一点。
3.今天教研中王老师分享的科学教师故事令我惊讶,她将本单元的实操改成桥梁模型设计制作,重构教材--构建“三感一体”课堂生态的准备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会更多,以及后面的课程《探索宇宙》讲班级愿望带上卫星,还有《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电饭煲煮紫菜蛋花汤也很具有吸引力和新鲜感,这些做法我后续要向王老师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