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女儿聊天,说到考公考编,女儿立马反感,我不知道她怎样的想法,我也觉得这样是不是太敏感,我总是觉得她不够努力,但是想到她的惊恐发作,又自觉的不在说什么,选择闭嘴,也许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在一旁关注并帮助就好。
看似平淡的生活,总是有很多的乐趣就好,看似平凡的人生,总有些奔头就好。就像我八十四岁的老爸,还想着不能麻烦孩子们而摔了一跤,最终得上医院,得在床上休息至少一个月,他总是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最终得让孩子们去伺候他一样,有很多时候人或者事情都应该有一个触碰的出入口,才会知道生活原来是这样,生活还可以是这样。爸爸希望家人都在一起生活,一个跌倒达到了目标。困住了哥嫂,也困住了自己,表面上家人团聚了,但事实上可能会因为生活琐事产生很多的嫌隙,那时后话,但是现在,一语成谶,也好。当下就很好。小侄子希望去很远的地方历练自己,第一天就嫌工作劳累,不过是自己的选择,没办法扭着鼻子硬挨。我想过一阵子他会选择投降,会回来做他能做的事情吧。谁能说清楚呢,一切都是变数,一切似乎有在掌控之中。正如钱钟书这围城中说: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就是这样都想经历一番,都觉得自己很行,经历了就不会后悔了,选择经历本身没有错,不让世俗的眼光拷问更没有错,就怕经历了,领悟了,退缩了,真的如人所言回到了人们的想象中,那就不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