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旅游景点到处都是人。找本旅行书读读满足一下对诗和远方的憧憬。去年在书展上买的这套“读城系列”是文艺出版社2017年开始做的,当时还拿到了上海文化发展基金图书出版的专项基金,所以书的内容,品质都很好。《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曾经获得过华盛顿邮报的十佳读物。作者罗里·麦克林是英国人,他拿过英国皇家学会的文学奖,加拿大评委会,英格兰评委会的荣誉奖。还有温斯顿·丘吉尔旅行奖,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提名。这本书是他在柏林定居后的杰作,和他过去的九部作品一样是非虚构类社科作品的典范。作为学识深厚,文笔优美的学者,他每部作品都被受青睐,无论学术界还是普通阅读者都能产生浓厚兴趣。
在定居柏林之前,他已经有过四十年不断的造访这座城市。亚历山大广场上游人如织,人们拿着手机拍照,带着小狗散步,在咖啡馆外面的位置上沐浴阳光……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有很多艺术家,思想家生活在这里,他们有激情,有信念,把这里从一个毫无艺术气息的地区变成了欧洲重要的都市。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国人,待到这里都会从与众不同的个体慢慢变成城市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融入又没有改变他们的个性,而是保存着独特的创造力。这里是幻想的家园,当然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但这都是城市的一部分,可能慢慢成为记忆,最终都会变成历史。
每个人被一座城市吸引都可能与年轻时的某次邂逅有关。巴黎的浪漫,纽约的活力,伦敦的时尚这些标签可能已经固化在了人们的心目中,然而柏林是一座变化无常的城市。五个多世纪来,他不断重复着强大,兴盛然后衰败的循环。作为首都,它有时候却让人很惶恐,因为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发生冲突,让生活在这里的人陷入混乱。这样的不确定也让柏林成为了没有真正意义上定型的城市,无法用某个某个词作为标签,也很难向别人解释这座城市的个性。但是如果生活在这里就会感受到鲜活的生命力,那种新的思想不断呼之欲出的活力。
作者从十几岁就开始做背包客游历欧洲。感受爱琴海的璀璨星空和呼啸海浪,去埃菲尔铁塔或者西班牙广场,也看到了柏林当时的那道高墙,那是在一个长长的集市尽头,完全让他无法理解市中心为什么有这样的存在。他记得在传记作家的文字里有中央广场的鹅卵石小道和各式商店。各种小贩带着他们的货品,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亚历山大广场西侧的圣玛利亚教堂里有约20米的哥特式壁画,其中有一幅《死亡之舞》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还能留下印记成为很多艺术家,文学家的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