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也在努力的做一些事情,比如跑步,比如简书日更,还有孩子的一日三餐,为了照顾好自己的情绪,还会每天早上起来写日记,以驱散不良的心情。
但这样坚持了好一阵子,还是发现做这些事的兴奋劲越来越少,久了就变得麻木了一样。
前几天把《自控力》这本书复习了下,就明白我现在是感觉到不快乐,大脑缺少了多巴胺的奖励,兴奋劲越来越少,即使以前很完成了自豪的事,现在都没什么感受。
做事情没什么动力了,然后很多事情都不想去做了,包括生活中的一些事,觉得没意思。
反省一下,根源还是内心慢慢缺少了驱动力。因为做了也不是特别有成就感,大脑兴奋不起来。
这是没有什么挑战的原因造成的。就是长期保持一个水平,没有挑战性,即使完成了也不会兴奋。而人需要做一些自己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但又不能超出太多的挑战来做,才能感受到兴奋成就感。
比如前天跑步跑了5.45km,今天跑了6km,现在的感觉就很棒。
如果人长期处于一个水平,就会容易倦怠。跑步长期保持一个速度也是一样,一旦身体适应了,消耗的体能就不需要那么多,这对于减脂来说并不利。
而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也需要逐步的提高挑战的难度,和变换练习的频率。
另一方面,和做事情感受到的奖励太少有关。我做这些事,几乎没有感受到特别强烈的奖励。
生活需要多巴胺,如果缺少一些多巴胺,人就容易进入抑郁状态。适量的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感应该是必需的吧?想要更多的多巴胺,就提高一下目前生活的难度吧。
还有第二种方法,可以让人调整一下状态,远离这种不快乐感的体验。
要觉察自己,告诉自己,“我现在是一种无意识状态,进入情绪里面去了!”因为一旦人像跳出自己的大脑,旁观自己的状态,就像有两个大脑,一个是处于观旁的大脑,一个是进入情绪的大脑。这时候,人就可能会稍微理性一点,不会那么沉浸于不快乐的大脑之中。因为多了一个觉察的大脑来分掉那份“不快乐”的心,就能稍微理性一些。
这种方法也就是从思维层面去平衡情绪,去调整大脑的感受。
第三种方法,就是不想那么多,做好当下的事情。吃完饭,什么也不想,该洗碗就洗碗,把洗碗这件事做好,把厨房收拾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旦进入这种当下的专注状态,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这是从简单的事情中,通过去做,让人获得一种掌控感,从而重新获得力量。
这呢,就是上篇文章中提到的用行为平衡情绪,从行为层面去调整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