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的学习单中,学生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计算经过时间的格式。
为了与本学期的万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统一,在计算经过时间时,让学生用列竖式的方式来计算。
关注1: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因此需要关注相加满60和不够减的问题。
关注2: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是时刻,用电子计时法;经过时间表示一段时间,用文字计时法。
刚开始,学生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图),有漏写单位的,也有多写单位的,如6:50分;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相对规范了一些。
其中学习单中的一道思考题引起了我的关注,题目如下:
可以发现,本题是计算大于1天的经过时间,学生自然感到困难,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计算经过时间呢?
思考1:如果仍然用列竖式的方法是否可行呢?
首先,渗透24时计时法。把下午5时换成17时,从12开始数,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下午5时就是17时。
接着,按方法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
这里9时减16时不够减,需要退1日作24时,又是一个时间的单位换算。
算出经过时间是1日16时。
最后,把1日换成24时,24+16=40时。
看来,用列竖式的方法确实可以解决求大于1天的经过时间。
思考2:是否可以分段计时呢?
三下计算两个日期中间一共有几天需要用到分段计时,那么这道题是否可以呢?
需要明确的是晚上12时是一天的结束,也可以记为24时。
还可以有不同的分段计时,比如:
提是对12时和24时的概念比较理解。
看来这道题目的方法是比较多的,从巩固练习的角度可以用列竖式,从拓展提升的角度可以用分段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