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回老家,和老爸一起去菜园摘豌豆,路边一棵老刺槐树,已经满树繁花。我是被一阵阵清香吸引,才抬头寻到这些花们的。
有诗说槐花的香,非常贴切:“槐林五月漾琼花,郁郁芬芳醉万家,春水碧波飘落处,浮香一路到天涯。”
这还不到五月,已经花开。当时赶紧指给老爸看,槐花开了。
一般老树开花要比小树早一些,老爸知道我爱吃槐花饼,跟我说,晚一天休息了,就到山上去摘一些回来。
每一年,到了什么季节,吃什么,在食物中感受季节变幻,是一件很让人期待的事。
就像上次回家,屋后的香椿发了嫩芽,掰下来,老妈把香椿切碎用鸡蛋搅拌,做出来的香椿鸡蛋饼,让人唇齿留香。
昨天和好友去南漳的路上,忙不迭把槐花开了的消息告诉她,因她家在襄城,去年就是她带我们几个摘的花。
告诉她消息,让她今年赶紧抽时间踩个点,我们再一起约着去摘。
我们小时候都在农村长大,都有采槐花,吃槐花饼的经历,都喜欢那一口小时候的味道。
去年我们一人弄了一大包回来,手都被树上的刺扎了,个个还是一脸兴奋!
我对槐花饼的喜爱是从很小时候开始的 。起源是因为我奶奶。
奶奶的爷爷是个老中医,家在南漳武镇,奶奶小时候跟她爷爷学会了认很多植物,它们的名字,它们的性能作用,奶奶都知道,虽然那时候她还很小。
小时候的记忆,伴随了奶奶一生。奶奶没读过书,可是不妨碍她各种会。我最喜欢的就是奶奶会自己种菜,会花样翻新,做各种好吃的。
各种不起眼的蔬菜,野菜,在奶奶手里一变,都会变成美食。
别人家的蒜苔都是切碎了腌,只有奶奶会整条腌,吃的时候可以一长根夹在馒头了。
奶奶会烙饼,就像山东煎饼一样,卷上各种蔬菜或是自己生的绿豆芽。
每年夏天奶奶都会用菜园里的车前草煮水给我们喝,即解暑又去火。
每一年的春天,槐花开的时候,奶奶都会把槐花摘回来,给我和弟弟烙饼吃。
那时候家里吃的油很缺,奶奶会在菜园四周种上蓖麻,收了蓖麻子拿到供销社换食用油回来。
给我们做吃的,奶奶从来舍得花精力,舍得花费东西,只为了我们喜欢!
还记得奶奶说的话:做了半天,怎么一会儿就吃没了?还不是因为太好吃?恨不得把舌头吞下去。
有一次聊天,姑父说起表妹小时候,喜欢吃奶奶做的槐花饼,只要她说想吃了,不管什么时候,是不是在饭点,奶奶立马准备,摘花,拌面,烙饼,一刻不带耽误的。
老实憨厚的姑父说,他对表妹够娇惯了,也做不到这一点,说奶奶对表妹那是真的爱到心底。
能在多年后,让姑父还记得这件事,是爱打动了他。
后来奶奶去世了,我在外地上学,然后参加工作,好多年不曾再吃槐花饼。
老家新农村建设,又是修路又是修下水道,几经周折,槐树越来越少,春天里的那抹独特清香已是很久不曾闻到。
去年,老爸跑好几里路,到山上摘了一些回来。朋友又约着摘了一些,算是饱了口福,过足了瘾。
今年我一提,老爸又说上山去摘。
一吃槐花饼,就会想起奶奶,想起小时候,那种被呵护被重视,被奶奶捧在手心里的感觉。
我不知道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得是不是真的,是不是去世的人只要你思念她,她就一直都在!
如果电影里说得都是真的,那春天来了,奶奶在另一个时空里,一定也会吃到槐花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