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二十多年,我发现一个教育真理——教师必须学会“区别”对待学生,否则是要出问题的。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作为老师,必须要公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事实是有些学生真的不能公平对待,必须“区别对待”。
就说说我班昨天发生的事情吧。九年级最后阶段,古诗词背诵,文言文注释背诵,按理说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可事实是依然有一部分学生背不会,甚至一首诗就背不会,一个注释也记不住。
昨天,我检查之后,有十九位学生只让他们说一个词语解释,他们都没记住。惩罚吗?对于学习的孩子,不惩罚他们也会记住今天的教训,对于不学习的孩子,惩罚也完不成。还有的孩子,背诵能力就是比别人慢了许多拍,同样的时间,有的学生能被几首诗,有的学生三天也背不会一首。人与人的记忆能力,学习能力确实不同,确实有差距。
如果用同一把尺子去丈量,只能丈量出更多的差生,让他们失去自信,越来越摆烂,越来越躺平。
于是,我仔细分析了每位同学的情况,降低要求,搭建台阶,慢慢让十九个学生变成了六个。六个学生又分别谈话,给出不一样的要求,让他们第二天完成。比如,有三个同学,我只让他们完成一首诗的背诵,还有三个学生也给出不一样的要求。
第二天,大部分同学完成了任务,老师再给予表扬,让他们找到自信。
还比如两个学生发生矛盾了,一个学生平时不怎么跟别人发生矛盾,但是情绪特别容易激动,而且不计后果,另一个学生大大咧咧,天天找点儿麻烦。对于两个学生的处理方式就要截然不同。一个学生需要疾风暴雨,一个学生就需要和风细雨。
就这样,一边走,一边总结经验,找到每个孩子的特点,给每个孩子一把度量的尺子,才会让教育工作愈来愈顺,学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