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读过张爱玲的书,整体感觉清冷且华丽,还带点刻薄,对女人和孩子不是很有温度。但才气绝对是中国近代小说家中一流的,文章里弥漫着的贵族气息。
最近因为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第一炉香》的上映,我又重新读了这篇小说。感觉整篇小说笼罩在潮湿,阴雨的氛围里,如香港的天气,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我读了一遍还有很多不解,不懂的,主题感觉复杂和隐晦。
我先说说初读后我对小说一点粗浅理解。
1.小说开头人物语言,地点环境,背景交代,家居描写,动态神情都堪称上乘。极具画面感和镜头感。
2.张爱玲确实可称的上是个艺术家鉴赏家,通过她对家具,服装,音乐,交际圈的生动描写,透露出在绘画,音乐,建筑,时尚各方面的造诣,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张的博学多才。
3.从小说里似乎看到了”学得好不如嫁的好”的赤裸裸表述,和葛薇龙作为一个女孩,内心思想的腐化转变过程。文中对乔琪乔这个”软饭男”也透有些许同情,欣赏。通篇冷眼平静的记述了”上流”社会,光鲜靓丽,富丽堂皇的表面下肮脏,冷漠,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本质,以及对人性弱点血淋淋的揭露。
4.金句频出,”我爱你,关你什么事?”
”你这个人脸又嫩,心又软,脾气又大,又没有决断,而且一来就动了真感情,根本不是这一流的人才。”
”一个女人顶要紧的是名誉。唯有一桩事是最该忌讳的。你爱人家,而人家不爱你。或是爱了你而把你扔了。”
”为了爱而结婚的人,不是和把云装在坛子里的人一样傻么。”
她那根辫子却扎的杀气腾腾,像武侠小说里的九节钢鞭。
那巍巍的白房子,盖着绿色的玻璃瓦,很有点像古代的皇陵。
他那扇子偏了一偏,扇子里筛入几丝金黄色的阳光,拂过她的嘴角,正像一只老虎猫的须振振欲飞。
吓!越是破落户,越是茅厕里的砖头,又臭又硬。
原是浓浓的堆上一脸笑,这时候那笑便冻在嘴唇上。
《第一炷香》讲的就是一个女孩初入社会的心路历程。张爱玲对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弱点做了深入骨髓的叙述,结尾时那句”她们是不得已,我是自愿的!”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