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读书笔记的前言
今日正式开始接触专业类相关的图书,捧在手心甚是开心。第一篇读书笔记,是刘天华先生所撰写的关于国乐改进社的文章,共两篇,第一篇《国乐改进社缘起》、第二篇《我对本社的计划》,接下来就是这本书最具特色的一亮点:导读。在翻看目录时,有些不解和疑惑,导读写在文章之前岂不是会更好些?读完后,恍然大悟,忍不住说,这样的设计,很棒。
接下来,本篇的读书笔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即读完后的一个感观:
1、《缘起》和《计划》的内容;
2、对于文章背后的社会历史反思;
3、个人感悟。
一、《国乐改进社缘起》——刘天华
说起刘天华,大家并不陌生,但还是想在笔记中做一个简单介绍,权当温习所学知识。
刘天华,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学家、教育家、理论家。任北大音乐传习所教授。提出“国乐改进”的主张,为我国民族器乐发展开创了一条有创新意义的新路,也为我国民族器乐在整个专业音乐教育、创作表演事业中争得课一席不容忽视的地位,使二胡一跃成为重要的独奏乐器。
代表作:二胡曲《月夜》、《病中吟》、《空山鸟语》、《悲歌》、《光明行》、《苦中乐》、《良宵》、《闲居吟》、《独闲操》、《烛影摇红》等十余首。琵琶独奏曲《歌舞引》、《虚籁》、《改进操》等。
以上便是音乐史中对刘天华先生的简单介绍。本篇读书笔记根据文章《国乐改进社缘起》来了解当时的音乐发展,国乐改进社在中国传统音乐发展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音乐节点。
国乐改进社成立于1927年8月,在历史分类里,这个时间属于中国近代史范畴。中国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余年的时间,却让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封建社会沦落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庆幸有无数前辈仁人志士,为新中国的成立而奔波着、奋斗着。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人在为之努力——比如音乐。
在文章开头,刘天华先生开篇提出音乐重要性功用,说:音乐对于人类有绝大的功用,这是无论什么人不能不承认的。以此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来强调音乐的重要性。
提接着对当下(即19世纪20、30年代)的音乐现状进行了分析:
“我国近年来最没长进的学问要算音乐了;虽然现在也有人在那里学着喜人弹琴唱歌,大都还只是贵族式的,要说把音乐普及到一般民众,这真是一件万分渺远的事。而且一国的文化,也断然不是抄袭写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反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可以算数的,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两个字。”
我认为在那个时代,有如此之洞见,真是厉害极了。从当代的视野看当时音乐发展,竟已展现出超越时代的洞见。这不,现在的我们,不是正在弘扬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吗?每个主流文化的兴起,都能折射出深刻的含义。
在十九世纪20年代,音乐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地位,形象来说就是爹不疼妈不爱。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大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也造就了音乐的发展。但到了近代,展露出的问题,让这一代的音乐家们不得不去思考、实践,如何拯救传承音乐。于此,想国乐改进社这样的组织兴起,目的就是为了拯救音乐。
刘天华在文章中指出:“我国音乐在历史上虽然有数千年可贵的事实,但因历经在乱的破坏、贵族的蹂躏,加之以人才的匮乏,门户的隔阂,早已弄的零零碎碎,不成个样。近数十年来,政府既不提倡,学校又不列为正式科目,做子弟的要学习,还不免收到兄父的呵斥与社会的蔑视,结果,所谓中国音乐,百分之九十九只能留在吹鼓手里苟延残喘着,这太不像话了。”
加之“当下可做模范的前辈大师一天少️似一天,制造乐器的工人,袛圆渔利,一天随便一天;研究乐理的人更是辰星般的稀少,我们看到了这种状况,心上不禁傈傈危懼,所以虽然明知自己能力有限,也要呼吁一下,干一下——组织这国乐改进社。”
拯救国乐,义不容辞。拯救中国,奋不顾身。
这大概是革命先辈那一代最真实的写照。为中华崛起而奋斗在各自的岗位,无私奉献,满腔热血。
二、《我对本社的计划》——刘天华
第一篇文章提出建立国乐改进社的这个想法及缘由,得到相应便当有计划。而刘先生的这份计划,涵盖了音乐研究的方方面面,对后来的音乐研究、保存、传承、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蓝本。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详细具体的计划:
1、刊印《音乐杂志》(作为当时宣传音乐、提倡音乐的重要工具);2、设立研究部(对于国乐上解决各项问题特设的机关。如皮簧,在当时通行全国,却无一部可靠之谱);3、保存古音乐(较为紧急的一项问题,因为面临宫中散出之乐工,能奏全数曲谱者,仅剩一人);4、音乐演奏会;5、国乐义务教育;6、乐器制造场;7、名奏蓄音。
总结:从以上两篇文章中,不难看出刘天华先生对于挽救和复兴音乐的迫切心情和期望。不禁反思当下对待传统音乐的态度,虽重视,但仍旧不够,还需更加真诚的去研究。
在导读的最后,乔建中老师写到:阅读此两文,也让今人了解,20世纪初,我们的前辈曾以怎样的拳拳之心,不无悲壮的拉开了中国音乐现代历史进程的大幕。
吾亦有深深的相同感触。
以上便是今日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