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教学实录和评析
这是一篇经典的课文,在本课教学实录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内容:
1、第一节课在初读课文部分,通过对文章的复述,到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最后点题“狐假虎威”,整个过程循序渐进、环环相扣,以至于在提问“假”为何意时,学生能立刻领会出“借”的含义。
2、第一课进入朗读课文部分时,于老师巧抓重点字词:窜、骨碌、扯、蒙的释义,渗透人物角色特征和情感走向,为理解文意和深层朗读打下基础。
3、第二节课在表演故事的基础上,继续指导朗读,老师在表演边采访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走进每个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心理。最值得注意的是朗读理解下的知识迁移,于老师在拓展延伸部分,根据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对成语、词语、生活知识进行迁移,做到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整理总结后我发现,于老师的这堂课从未离开过读,读中思、读中悟、读中迁移,从中我也深深理解了文中“阅读课就是教师指导下的读书课”这句话。于老师行之有效的阐释了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不仅要读,还要引导学生读出形,即形象、读出情,即情感、读出神,即精髓。反思自己在读上所下的功夫,可谓是少之又少,不仅没有让读文成为教学主线,反而将其当作一项任务边缘化,只有真正领悟到读的意义,才会有意识的将朗读作为教学过程的主线。所以,我应该明确“看书、读书当是驱动语言和视觉中枢,从而‘习得’语言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高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