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

归纳,就是要时时刻刻学会用最简练的方式,将一件事、一个问题中最本质的东西总结出来,“打包”到自己脑海里。

今天先介绍四种底层思维中的一种:归纳

虽然听起来很高级,但你要用总结这个词来替代也完全没有问题,这归纳基本上说的就是总结能力。

以前读书的时候,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很喜欢数学和哲学,因为它们总结出来的那些公式,定义又简练又强大,放诸于四海而皆准,有种知识和力量美;但是到了语文,虽然我喜欢写作和那些古诗词之类的,但我就很讨厌阅读理解,整个中学阶段就没有不用做阅读理解的试卷。

直到很多年后,我回头来看的时候,才从这里面发现了这个事实:我喜欢的是别人归纳总结好的内容,因为容易理解;但是害怕、讨厌自己去归纳总结,哪怕有些是自己明白的。

等我想要好好锻炼自己的这种能力的时候,却发现已经错失了太多机会。

这两年有经常去参加读书会,光是听人在归纳别人演讲、发言的内容,觉得很差劲,到我自己的时候,紧张得要死,嘴磕磕巴巴的,说话啰里啰嗦,都不知道说些啥。不说别人,我自己都臊得慌。

还有等我听别人去发言的时候,听着别人那兜来兜去转不到正题上来的表达能力,我才头脑发麻,觉得自己在别人眼里好像也是同样的货色。

自我表达能力一方面依靠一个人的学识、阅历还有谈吐,一方面也需要经过不断的磨炼,归纳自己的语言,做到简练,有力,表达清楚观点。


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多数人都是看角色,看视效,看剧情,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些影视剧都是存在不同系列、不同套路的。

例如英雄类的电影,主角到哪里该高兴,到哪里该跌落到谷底,到哪里又该受折磨,到哪里又该崛起高潮,一套套的,都有人总结好了的。

那个总结的人叫布莱克斯耐德,他专门写了本介绍电影剧本的书,叫《救猫咪2》。

这种归纳总结能力也是一个人的底层思维,它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这真的太重要了。

工作,生活,学习,思考,都需要它。


科幻小说《三体》里面,叶文洁曾建议罗辑转学宇宙社会学,并告诉了罗辑两条公理:

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后来,罗辑因此多次遭到地球三体组织暗杀。但罗辑也因此悟出了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则:宇宙中存在多个文明,低等级文明一旦暴露,将会被高等级文明毁灭。

当时看到这段的时候,我只是为书中罗辑的推论感到惊叹,但不以为这会存在现实生活中。

后来看到相关资料,才知道这个法则在现实中也存在那就是:打败你的不是你的对手,很可能只是另一个行业。

我这才惊叹于作者刘慈欣的天才想象力以及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敏锐观察力和归纳能力。

归纳能力,可以让你的脑容量更精简,知识储备更丰富。

既然归纳能进那么重要,那我们平时要怎么训练呢?

很简单,一个是多练,第二个还是多练

遇到事的时候,尽量学着用三句话总结并表达出来: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之后会怎样?

我之前是自己误打误撞地训练,次数多了后,归纳能力也有了不少的提升。

虽然现在才看到介绍的这种方法,但我那时基本也是按照这个思路去训练的。

所以,大家真的不妨去试一下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再去多做训练,让自己的表达能力更好,思维能力也更上一层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