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是厨邦品牌谚语的部分,这部分再次让我对「目的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一个新品牌走向全国的首要课题:“让更多消费者认识品牌,愿意因为品牌而购买产品”分为两部分,也就是文中讲道的「一符一咒」,「超级符号」+「品牌谚语」。「超级符号」的目的是从视觉层面为新品牌制造「熟悉感」,「品牌谚语」的目的是,给一句购买理由,打动消费者购买。
这里更多的没有详细地描述打动消费者购买的这句话具体应该怎么写,而是从「最终目的」出发认识「品牌谚语」的本质,也就是它存在的「外在目的」是什么,不是什么。当明确了「最终目的」之后,才能够回归事物的本质,服务于「最终目的」,而不是带着自己的目的一厢情愿地发挥。
带着自己的目的一厢情愿地发挥的现象就是文中讲道的:“大多数广告语的缺点——搞‘文化创作’,说没有意义的话,没有事实的话,没有行动要求的话。没有事实,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
这让我看到,在没有理解「目的哲学」的前提下,做事的时候根本没有围绕「需要做的事物」自身的「目的」出发去做事,而是围绕「做事的人」自身的目的出发去做事,做事的人的目的大概是:把事情完成,能过稿,或是过稿+展示才华。
忽略「需要做的事物本身的目的」去做事,从开始做事的那一刻就走偏了。
这里又要回到华杉老师在本书43页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表述:“研究的首要主题,最主要的知识,是对目的的认识;而目的是每一种事物的善,一般说来,是整个自然中的至善。”
这让我明白,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首先要对这件事有目的层面的认识,从「概念」层面理解事物的本质,再从「目的」层面把它在现实实践中实现出来。这里的「目的」是事物自身存在的「目的」,而不是做这件事的主体自身的「目的」。
在做事之前,对事物存在的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其次才是具体应该怎么依据事物存在的目的做这件事。
华杉老师在本书第90页讲道:“「品牌谚语」就是品牌口号,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让品牌成为风俗,口号成为谚语。什么是「谚语」?谚语是文化遗产,是文化母体,是古老的经验和长者的忠告。「谚语」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手中对它没有心理防线。”
这里让我明白「品牌口号」之所以在华与华方法中被称为「品牌谚语」,是因为华与华方法将「品牌」定义为「品牌社会学」(我们把品牌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社会现象,也视品牌未社会公民)。
因为有让「品牌」成为风俗的理念,所以口号也就需要成为「谚语」,成为文化遗产,这样「品牌」才能牢牢地寄生在「文化母体」中,“融入大众的社会,成为人类文化、文明的一部分”。
这让我再次感受到,对一件事理解的高度和范围的不同决定了行动层面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