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时力学习日志】
本训练营:100天阅读营(2021年)
今日主题:1-4 精读法2:释义关键词
学习日期:2021年4月29日
1、[我学]我学+我思+正反栗子+我行:
1.1温故
1.1.1 小小
我学:
伙伴举的反例子当中描述自己在之前财商课中,只是百度了信念,想法两个词,但是百度查到的仍旧让伙伴没有明白,但当时伙伴也没有想到要回到原文中去理解。
师说: 我们不仅仅懂道理,也要联系具体的情况应用,联系自己的例子,特别是自己没有做到或做的不好的例子,能够让自己有更多的成长,印象深更深刻。
我思:
1.1.1.1 关键词: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在百度搜索某词的解释/某人说的话/某篇文章,第一他们给出的不一定正确,第二即使给的是正确的,也可能无法为某个单独的场景给出合适的解释。这个时候我只有结合上下文意思,或当时我自己的场景来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栗子
正:《哈佛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这本书中有一幅图描述了别人的想法和我们目标之间存在一定距离,必须让别人的想法靠近自己的目标。当时我并没有将这张图直接照搬,而是结合我们当时会议室的实际场景,让大家明白别人的想法和我们的目标之间是有距离的,我如何能够让别人的想法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目标。
反:在工作当中,有一次跟同事A询问其他人的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同事A告诉我说可以直接询问当事人这样几个问题,于是我就直接自己去问了。但在当时我并没有考虑当事人心态,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是当事人能够接受的,以至于当事人觉得压力很大,后来还哭了。
我行: 学习新的内容都尽量联系自身的栗子,从自己自身的场景去学习。
1.1.1.2
我学:小小在日志中提到,如果是自己的话,并不会对“老成”这个词的隐含真正含义进一步的去追问,就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认为是稳重,这是对方想要传达的意思。
我思:这种问题我也会经常犯,别人布置的任务要求我做什么,但后期我会根据自己的一些猜想来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来去做,往往就是误解了别人的意思,达不到别人的要求,甚至还会被责备。
栗子:
反:有一次在工作当中,老板让我收集一个数据,我确实不太会做,本身是有一种想要逃避的心态,于是看到老板询问另外一位同事差不多的事情,我就以为老板将这件事情交给了另外一位同事处理,不想跟我说了。于是我有没有再询问老板,就没有再继续做这件事情,后来当然也被老板责备了。
1.1.1.3
我学:师说:大家可以多想一下,如果我处在崔律的情景当中,我会怎么做?我这么做是会比崔律做的更好,还是不好?生活中还有其他的类似情况吗?问题是会重复出现的,多联系自身的例子,找一些经验。
我思:哇,原来学习经验并不一定实际要去自己做,而是从别人的事例当中也可以置换自己进去看看,如果是自己会去怎么做,也同样是可以学得到经验的。我明白了联系自己事例,联系他人事例的意义,我也更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我是一个意义型学习者)。
栗子
反:之前我在碎碎念中听到崔律跟理发师沟通聊天的故事,带有非常强的目标性,但我也听过就听过了,并没有把这种目标性带到自己的沟通当中来,或者置换,我自己在当时的场景当中,会怎么去跟发型师聊天沟通呢?
我行:我想把崔律说的这段话记录在我的日清单当中,每天都提醒我一次记得去行动。
1.2新知:关键词
原文片段中有3个关键词:自律,问题和痛苦。
侧重:对于关键词的描述会有侧重点,不是对每个关键词都平均分配读者注意力和重点,原文片段中问题和痛苦是侧重点。
逻辑关系:关键词之间也会有逻辑关系。
第1层:
导师解读:问题是客观的,是外界存在的。而痛苦是种主观的,是我们内在的。当我还不能够很好的解决问题,有很多不确定的时候,在我思考的时候,我产生了很多的痛苦。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我也会产生更多的痛苦。
自律是痛苦的解决方案。
3层逻辑:1)问题本身是痛苦,2)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又会带来痛苦,3)我们面对痛苦的时候是如何去解决它,是哭哭啼啼还是奋勇前进?
第2层:
循环:人生在世的一种现状:问题-痛苦-问题,闭环循环,我们明白这是人生的常态,去应对它就可以了。
我思:听完导师用分析关键词的方法来解读片段,我对于片段的理解更清晰了。特别是对问题-痛苦-问题的闭环循环,早上听的时候我还云里雾里,现在再次回听,能get到点了。
我行:我自己在读书,或者共读的时候,可以练习找关键词,用关键词进分析。
2、[问答]问自己/问崔律+我答:
问崔律
崔律常说“去做就好了”,但是不动脑的去做又会闹出很多笑话,那我怎么来判断我是在纠结还是我正在思考正确的做法呢?
我答:纠结:是胡乱瞎想,没有解决问题思路。思考:是结合目标,有方向的解决问题,像《财务2》里面说的(企业家)能够判断风险,能够处理风险。
3、[实践]随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翻一段并实践关键词法阅读(页数+原文+阅读理解):
4、[其他]其他想说的话:
今天我一点开荔枝就能看到视频内容了,这可能是崔律跟后台一定是协商了多次做到的。谢谢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