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大学教授,他写的文章,上了某地高三试卷,被当作阅读理解题。
这位教授知道了,也就尝试答了一下题,然后对照标准答案,发现他自己做错了两小题。
他把这个情况说了出来,最后说,造孽呀,感觉对不起同学们。
自己写的文章,自己都理解不了,这好像是笑话。但却如此真实的发生。
这很正常的吧。
比如,一个人写了一篇文章,然后评论区里,说什么的没有,并且有一些是已经脱离了写作者的写作目的。这大概是绝大部分写作者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我也觉得挺好的啊。写了一篇文章,然后看看评论区,如果有很多人评论的话,那么,就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或者又意想不到的惊吓。
比如说,如果有人写有关于美国的文章,并且如果有夸赞的地方,那么,就会有人给他扣上各种帽子。这样一来,写作者就会莫名其妙的受到惊吓了。
就好比有人说,我只是写文章,你却给我扣帽子,这打击言论的意图也太明显了吧。
但也可以看到,一样的文章,一样的文字,一样的语言,一样的语境,不同的人看到的,想到的,有很多是不一样的。正如写文章一样,能够自圆其说就是文章,而看文章也一样,能够从文章中得到启发,或者从文章中得到感想,那么,就是一个好读者,至少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读者。
有人说,只要强行统一思想,才是所谓的唯一的标准答案。而如果提倡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那么,就允许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当然就允许有不一样的阅读理解,就允许有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