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不添乱,尽责不越位,切实不表面,关注不焦虑。
4自原则
生活自理、学习自觉、决策自主、思想自由
以下是0-6岁父母加注在孩子生命中的十二种禁止令:
1、不要存在。
来源:来自孩童时期被体罚、羞辱、忽视的经验;当孩子在他人面前被罚跪、被斥责,感受到羞辱时,会恨不得自己能够马上消失,“找个地缝钻进去。”甚至父母会说:“你做出这样羞耻的事情,我们真不如没有你这样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会气极伤人地说:“你这样的人都不配活着,干脆死了算了!”这些都使孩子感受不到自己对父母的宝贵和重要。
此禁止令的影响:是自杀念头和自杀的主要根源。一方面觉得自己不重要,害怕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深深的自责、愧疚。另一方面,为了逃避这种宿命,把自己震荡到另一极端,常会不自觉地要凸显自己的重要,给予别人很大的压力。
2、不要做自己。
来源:有些孩子并不是被期待而来到世上,比如因为性别的原因,父母盼望男孩却生了女孩;或者因为时候不对,父母还没有做好准备迎接新生命;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在幼时父母很少或从来没有重视过、正视过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总是用理想的、应该的样子来评判、要求孩子。符合父母的期待和要求,就被允许和接纳;不符合期待和要求,就批判和斥责甚至打骂。当孩子流露真实情感时,父母就用“应该如何”来要求。比如“你看某某多么优秀,你也应该努力,向某某一样!”“你怎么那么懦弱,应该向某某或男子汉、英雄一样坚强!”
影响:当我们真实的情感和需求浮现时,心里会产生很深的恐惧,觉得如果表达自己的需求,别人会不喜欢我们,而破坏了关系的和谐。于是,渐渐学会去迎合和讨好别人。震荡到另一极端,则演变成“只要我喜欢,没什么不可以!”因自卑而造就自大狂。
3、 不要亲近。
来源:父母不善于和孩子有亲密的、肢体的、皮肤的接触,如拥抱和亲吻。或者父母在焦虑的情况下的喝斥及拒绝,都会被幼年的孩子理解为“不要亲近”。
影响:我们在与人接触上会有困扰,尤其是我们喜欢的和权威地位的人。在与他们亲近时,会感到十分害怕和紧张。一个被爱、被尊重、被父母的爱充分滋养的孩子所展现出来的自信和亲密与经过治疗和自我努力达到的自信是不同的,后者会让人感到辛苦和不自然。
4、 不要属于我们。
来源:小时候父母偏向其他兄弟姐妹,或者父母会说:“你根本不像我们的孩子”;或者在很小的时候被送养、寄养、全托在幼儿园、学校等。
影响:很难有归属感、安全感、亲密感,在团体里、人群中,或者与别人的互动中,我们总会感到与人格格不入,内心充满孤独感和焦虑感。
5、不要长大。
来源:总被夸为“天真可爱”的,尤其是排行老幺的孩子,因父母想要被需要、被依赖的感觉,听从他们的意见,表现出天真、脆弱、依赖,就被肯定和认同,否则就被否定。
影响:比较依赖和优柔寡断,遇到问题和挑战总想逃避、退缩,害怕承担责任。也会震荡到另一极端,遇到事情不论能力如何大包大揽,力图照顾和呵护别人。
6、不要像个孩子。
来源:当孩子展现本有的活泼、自在、好动、好奇的本性时,总遭到父母严厉的指责与喝阻,希望孩子稳重、沉静,象个懂事的大人一样,不要给父母添乱、找麻烦。
影响:成年之后,我们会很难快乐起来,因为内在的快乐的本质已被此禁止令扼杀了。
7、不要健康。
来源:当孩子身体健康、充满活力时,父母很少看到她(他)的存在,很少表现出关心、关怀和重视,但当孩子生病时,他们会表现出特别的细腻、耐心,陪在身边讲故事、削苹果,买好吃的,好玩的来抚慰小孩。
影响:长大后,当遇到困境、挫折、失意、难题时,疾病就浮现。我们会下意识地退行为孩子,来求取别人的关怀、照顾和重视,并逃避责任。因为,“生病就可以不用上学(做作业、干活,不必承担责任等),爸爸妈妈对我这么好!”
8、不要正常。
来源:当孩子正常时,父母就注意不到他们;当孩子歇斯底里或情绪表达比较强烈时,才会被关心、被注意。比如打架、夜不归宿、被邻居或老师告状时,才肯花时间了解、重视、关怀小孩。
影响:容易情绪化,常以夸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容易被负面情绪抓住,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甚至表现的歇斯底里。
9、不要成功。
来源:当孩子得意地完成一件作品或工作时,得到的不是赞美和接纳,却是批评和苛求时,内在那种被赞赏、被肯定的需求无法被满足,就不断告诉自己不要成功、不要有成就,因为成功、成就和痛苦连接在一起。
影响:我们愈渴望、愈努力想要成功时,却总是缺少临门一脚的能力和魄力。
10、不要重要。
来源:父母很少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也没让孩子了解对父母而言他们是多么重要。
影响:我们会觉得自己微不足道,有机会担当重要角色或负担更大责任时,内心会恐惧、胆怯、害怕成为众人的焦点,并很难坦然接受别人的夸奖和赞美;不会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不愿当众表现自己,当被人注意到时就感觉异常焦虑和惶恐;常成为团体中的“影子”人物,有或没有我们都一样。
11、不要思考。
来源:当孩子很用心、很认真地思考和探索时,却没得当父母的鼓励和回应,甚至被嘲笑和打击:“小孩子家懂什么,太幼稚了(太傻了)!”。
影响:不爱动脑筋,遇到需要冷静思考和周密计划的事情就会感觉头疼、焦虑,抗拒复杂和挑战性的工作和任务。
12、不要感觉
来源:父母否认、忽略我们的感受和情绪,或者以他们的感受为主决定我们的需求。“再多吃一点!”“多穿件衣服,否则会感冒!”“不该觉得害怕(愤怒、难过),小孩子怎么懂得这些!”干涉、阻止、否认孩子的情绪和感受。
影响:限制感觉的能力,感觉的敏锐度及觉察力,当我们有负面感觉、感受出现时,会为之烦闷、焦虑,轻者表现为抑郁、自责;重者表现为过度进食或否认饥饿感的“贪食症”、“厌食症”,导致体重超重或过轻。
禁止令(stopper),小时候我们从内在发出自然的需求、欲望或感情时,受到父母长辈们的禁止,常常陷入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父母为了保护和塑造我们,会通过语言、肢体语言以及其他方式把以下十二种禁止令种植在我们的意识中,久而久之,意识中的观念会沉潜入潜意识层次。禁止令通常在0-5岁进入我们的内在生命。没有觉察和智慧,禁止令会成为我们生命中终身的束缚。
当然, 禁止令不是仅有限制和束缚,其中也蕴藏着智慧和力量。因为禁止令最初是父母因为要保护孩子身心的安全而产生的,初来乍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孩子不懂得保护自己、规避危险,更不懂得死亡的可怕,不了解生命中存在着许多的不安全和危险因素,我们对生活充满了新鲜、好奇和极度想要去探索的兴趣,父母会出于保护的目的对孩子的行为、动机等进行干涉。如果缺乏觉察、尊重、关怀和分享,这些禁止令就变成生命潜能的紧箍咒,逐渐地、一点一滴的进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不能做自己并按照生命的内在规律自然地成长和发展。
如果我们有智慧和觉察能力,就能知道禁止令何时、何地、如何使用可以保护我们,或者我们可以适当地使用以保护孩子免于危险和伤害。如果没有觉察和智慧,即时反应中使用的禁止令都会带着负面的力量,成为生命中的束缚和重担。禁止令会造成在我们有内在、外在的自然需求、欲望、感受和情绪时,却感觉受到了“内在父母”的禁止,常常陷入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因而失去了应有的或原有的活力和自在。
五个原则
一、学会独立。陶行知先生曾经赋诗曰,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汉。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现独立对于男人的重要性,许多父母都有重男的思想,格外的心疼自己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就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状态。比如孩子想刷个碗,父母马上就会说,别刷了,小心滑倒。孩子想自己出门玩,父母怕有危险,也不让出去等等。其实,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孩子失去独立能力,父母们可以保护他一时。但无法护着他一辈子,况且身为男孩子就应该有独立能力。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想要培养好男孩子的责任感,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父亲的形象在孩子的心目中往往是完美的,且值得崇拜的。所以父亲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孩子会模仿父亲的行为,如果父亲本身就是毫无责任感的人,那孩子长大后也好不到哪里去。同时教育孩子做错事之后,要勇于接受惩罚,一味的逃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是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负责。
三、做勇敢的孩子。从孩子出生懂事后,父母就要每天告诉孩子,你是一个小男子汉,要学会勇敢坚强。身为男孩子,最忌讳的就是胆小怯懦,做事拖拖拉拉。著名文学家蒙田曾说,谁恐惧胆小,谁就要遭受磨难。勇气是克服一切困难的根本力量。一个缺乏勇气的孩子,长大后也无法担当大任。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很胆小,家长也不要过分责怪孩子,父母要更加的支持和鼓励孩子,鞭策孩子拿出勇气去做这件事。若是孩子十分害怕,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完成,等到孩子习惯后再逐渐退出。
四、培养坚韧不拔的品格。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都可谓照顾有加,但太过细致的照顾,反而会让孩子形成软弱没主见的样子。这些对孩子的成长是没有任何好处的。比如遇到困难就放弃,遇到失败就把自己封锁起来。遇到难题就只会找别人帮忙。如果孩子总是这样,那等到他将来长大的时候,社会的残忍,迟早会让他毫无立足之地。父母要狠下心来,就算他跌倒了,再哭也要让他自己站起来,就算他十分舍不得父母,也要让他自己出去上学,就算他成绩再差,也要鼓励他坚持到考试最后。
五、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用乐观的心态过快乐的人生,才是真正活出了自我。有乐观心态的人,做事情一般都不骄不躁,有轻重缓急。想要孩子有乐观的心态,父母首先就要变得开心快乐。当父母面对难题时,若是能乐观的解决,就是给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男孩子长大后需要承担的责任很多,若是没有一个好心态,那压力会非常大。所以让孩子从小就有好心态,也是为他的将来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以上五个原则,希望大家转发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