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周五的答疑时间。这周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模块,开始讲自动的反应系统,也就是系统 1.很多同学对这个新的概念提出了困惑。
系统 1 是一个新知识,我们先来澄清几个概念。
系统 1 有点像住在我们体内的一个小“人”,它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来为我们服务。我觉得这有点像我们说的“第六感”。请问老师,系统 1 和“第六感”是不是一回事?
首先,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不需要特别纠结。其实系统 1,或者是快系统这个叫法,是丹尼尔·卡尼曼一拍脑袋起的,它泛指一切自动发生的、不受意识调控的心理反应。有些地方也把它叫作适应性潜意识、阈下加工,或者非意识加工。而我自己习惯叫它自动反应。理论上说,你给它起任何名字都没关系,只要你喜欢,当然可以把它叫作“第六感”。
但我有一个小提醒,那就是“第六感”这个说法,好像带有某种神秘色彩,暗示了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正确性”。比如你说:“我的第六感告诉我:有什么坏事要发生了。”这个念头会真的让你紧张,然后你就会煞有介事地、小心翼翼地行动。
我的建议是:不用太把这种感觉当回事儿。我们之前说过,这可能只是一种错觉,事实上没有任何坏事发生。而我们学习系统 1,正是要破除这种没来由的神秘感。
我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要放下头脑,相信身体。因为人有两个自我,自我 1 是头脑和意识,自我 2 是身体和潜意识。如果人太过依赖头脑,放弃了身体的感受,就可能使个人的潜能无法发挥出来。虽然不太知道原理,但我们只要相信身体,就可以做出大错不错的决定。请问老师,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你提到的自我 1 和自我 2,看上去也是在划分自动反应和有意识的思考,从这个角度说,它跟系统 1 和系统 2 确实很相似。
但是,我们也不用太迷信“身体的本能”。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在下雪天开车的时候,我们不能急刹车,否则汽车有可能因为打滑而失控。
但这是有违身体本能的。因为人在感到失控时,会本能地把刹车踩得更用力。你看,本能有时候是很危险的。所以雪天开车,千万要提醒自己,克服刹车的本能。当然,确实也有一些时候,身体比头脑的反应更灵敏,也更直击本质。
那我们对这两个系统该采取什么态度呢?我觉得,人不能一味地迷信理性。但也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身体的反应一定是对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在之后的课程里会详细聊一下这个问题。
接下来看几个关于改变的问题。
当一个人讨厌自己性格的时候,需要改变吗?
这个问题有点不完整,我来试着补充一下这句话的宾语。你是想改变自己对性格,还是你对自己的讨厌呢?针对这两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先减少对自己的讨厌,多关注自己性格中的闪光点,并且学会喜欢自己。
根据我的经验,自我厌恶常常带来恶性循环,它不但不会促进自我提升,反而容易拖你的后腿。只有你在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的基础上,你的注意力才会用来接收新鲜的信息,你才更容易让自己变更好。
我很愿意改变。但是结婚以后,我发现伴侣除了工作和维持日常生活,恨不得躺在家里一动不动。这跟我不一样,他什么都不想改,反而更愿意维持稳态。这让我们矛盾非常大。虽然我能理解,成长只是偶尔发生的,但我还是想问:一个改变频率比较高的人,和一个超长期维持稳态的人,要怎么样互相磨合,减少矛盾呢?
其实一个人喜欢改变,另一个人不喜欢改变,这只是两种不一样的偏好,这样的两个人不见得是有矛盾的,它可以是一种互补。
我建议你可以这么想:把夫妻两个人看成一个整体,有人负责冒险和挑战,也有人提供稳定与后盾。两个人各司其职,可以形成很好的配合。所以,你们的矛盾未必来自不同的偏好,而是你们都太希望对方跟自己保持一致了。如果你们希望减少矛盾,就要分别尝试从对方身上看到一些自己欣赏的特点。我看到你是喜欢挑战的,你可以把“接受一个喜欢稳定的伴侣”当成一个挑战,通过这个过程,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而你的伴侣也要学会适应你时不时地“突发奇想”,他需要把你的这份热情和好奇心,当做生活中稳定不变的元素去接受。就像我之前说的,在关系中需要妥协,但不能只有一个人妥协。
我不会开车,内心深处也不想学开车。一是面对车流潮涌的道路无比害怕,二是方向感不好怕迷路,三是怕找不到车位。更主要的是,我习惯了坐公交和打车,感觉没必要开车。为了挑战自己,我还是鼓起勇气交了钱去学车,也想逼一下自己,但之后每次自测的分数都很低,所以我至今还没有考科一。想问老师,我是不是根源上就害怕改变?
你先别急着给自己下定论。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是我们前两周刚讲过的“动机”。你看,你已经充分表达了,自己没有开车的必要,那说明你没有足够强烈的动机去拿到驾照,当然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克服那些恐惧了。你在学习过程中只要遇到困难,都可能会被你放大。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重新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如果只是为了驾照,那就不如不学。但你可以换一种思路:不把“考驾照”本身当成唯一的目的,而是找个机会,充分体验一下如何跟害怕的心情共处。当你把这看成一次改变的机会,并且抱着这样的心情去参加训练和考试,不管最后是不是真的能够考过,你都完成了一次自我的成长。
接下来两个问题就是关于动机的。
积极的自我反省和被打压,也就是被 PUA 后,内心产生的都是“我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我要改”这种想法。我很疑惑,这两种想法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两种状态确实容易让人混淆,因为自我反省和被 PUA 之后,都会产生一种对自我的否定,还有改变的愿望。
那么区别在哪里呢?最大的区别就是你的主体性。什么意思呢?如果是积极的自我反省,那意味着改变完全是你自己的决定。你知道自己有权利不改,但你想主动尝试突破自己。这种情况下,你把改变看作一次实验,你的心态是兴奋的。而且如果改变并不适合你,你也可以随时变回来。
但如果你是被 PUA 之后,才产生了改变的愿望,那么你的状态就是沉重的。因为你不觉得自己可以选择,你会因为别人的态度就觉得:“我太糟糕了,我非改不可。”你在被一种外界的力量裹挟着,压迫着去改变。而 PUA 之所以危险,就是因为你把这种定义自己的权力交给了别人。
我想告诉你的是:这是你的生活,你自己说了算。好的改变应该由你自己发起。
我发现,有些时候开始做一件事的动机是外部动机,比如恐惧或需要认同。我可不可以理解成,外部动机可以在改变开始的时候存在,而内部动机是在过程中慢慢发现的?
你当然可以这么理解,从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是非常常见的路径。就好像很多人一开始找工作,并不是出于热爱,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这就是出于外部动机做出的选择。但是没关系,随着你对这份工作的了解加深,可以从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你就能感受到更内在的动力。
所以,你不需要把内部动机当成最高法则,好像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带着热爱开始,这太理想化了。有时候这种想法反而会变成教条主义,让你不敢去尝试。就像我在课程里说过很多次的:学习心理学是为了让人变得更自由、更灵活。你可以出于各种理由尝试做一件事。有些事你会越做越有兴趣,另些事你做着做着,就会慢慢冷却。但这也没问题,通过这样的过程,你会慢慢确定,内心真正热爱的是什么。
本周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疗愈”的。
老师,我学了这么多节课,知道了大脑运行的机制,也了解了改变发生的路径。但在生活中,我还是很容易焦虑,非常想请老师推荐一些疗愈的方法,或者请老师分享一些疗愈自己的经验?
谢谢这位同学的提问。讲到疗愈,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象。很多人之所以认为疗愈很难,是因为把它的门槛想得太高了。你看,如果你说“生活中很容易焦虑”,这其实是把“不焦虑”当成疗愈的目标,这个境界可太难达到了。至少我自己,做大多数事情之前还是会很焦虑。哪怕像心理咨询这种日常的工作,我已经做了十几年,但每次走进咨询室之前,我还是会有一种熟悉
的焦虑感。而且不出意外的话,我感觉这个焦虑会伴随我一辈子。
那么心理学是怎么疗愈我的呢?我跟你分享几种我自己的方法:
首先,学习心理学,让我不会那么抗拒焦虑的存在,因为我知道焦虑是正常的,甚至是有用的。
第二,我会把疗愈的标准降低一些。比如,在难受的时候,我选择听听音乐,吃点好吃的,冲个热水澡,这些动作可以给我带来几分钟的幸福感。虽然这几分钟很短,但那也是一种疗愈,不是吗?
第三,我要和你分享一点成长型思维的观点:我们要多关注变化的部分。就像你说“我学了很多东西,但生活中还是会很焦虑”。
你关注的其实是“不变”的部分。我建议你转换一下焦点,少关注“还是”很焦虑的事,多去捕捉自己在哪些地方有所成长。这样,你会有更多疗愈的体验,也会对改变更有信心。
如果让我重新表述你的提问,我会说:“虽然你在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的焦虑,可是你已经知道了大脑运行的机制,也了解了改变发生的路径。”这样换一种表述的顺序,你的疗愈就已经开始了。好,这周的答疑到此结束,感谢每一位同学。欢迎你继续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