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一个下午,接完孩子放学,照例在下面玩,然后和一个孩子的姥爷闲聊,话题往往绕不开两代人带娃的方式和观念。
说到“吃苦”这个话题,说现在的年轻人搞不懂心里怎么想的?读书读多了反而没有以前的人活得通透,说他儿子小时候没吃过什么苦,那时虽说条件没现在好,但是也是尽力给孩子提供了在当时还算不错的物质条件支持,现在三十多岁了,结婚后也不想着要孩子,虽然工作了还是时不时地要家里经济支援,这一两年总算没让家里支持。
先不谈两代人的消费观不同,面临的压力和社会环境不同,每代人有自己的不容易;谈谈儿时“吃苦”给一个人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自己是出生在农村,从小都需要体力劳动:从上小学起就跟着姐姐早上起来做早餐吃,暑假放牛,五一假期插秧苗,种棉花,摘棉花,掰棉花...就当时年龄能做的都需要做,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这样过的,当时确实觉得非常累,羡慕家里田地少或一到农忙有城里亲戚来帮忙的人家,到现在还记得当年种棉花时的场景,种了一天终于接近尾声了,清楚地记得那时已经夕阳西下,累得直不起来腰了,直接躺到地上,说:我不是种棉花的料。本意是我觉得种棉花太需要体力了,我还远远没达到。爸妈都笑我:你还不是种棉花的料?那你是做啥子的料?还记得去棉花地里摘棉花,手上挎个筐跳到和我差不多高的棉花地里,迎着烈日一趟一趟来回地摘;还记得那天栽秧,临近中午了,妈妈先回家去做午饭,留我们姊妹几个继续栽,等妈妈喊我们回家吃饭,做的是白馒头,第一次觉得白馒头怎么能那么好吃,后来知道那是体力劳动过后,食物显得尤其珍贵....
正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吃了体力劳动的苦,所以自己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后,总想让她过得轻松些,而且在外面工作也没觉得太多体力劳动,然后都大包大揽,以至于错过了教孩子做事的机会,提供所有能给到的物质条件,让她只要专心学习就可以了。这是一种很狭隘的观点,但是当时我们那个年代的家长大部分都是秉承着“自己小时候吃那么多苦,无论如何也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也和我们一样,给他们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完全没有意识到适当的吃苦,对他们的成长有极大的帮助。就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有了学习压力,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除了学习啥也不会干,而学习也不如意后,会有深深的挫败感,因为一直以来就只做一件事:学习。就连这一件事都做不好,会产生自我怀疑,不知道存在的意义。这是心理层面的。所以也能理解现在的孩子们看似比我们那时物质条件丰富,应该是幸福的吧?为什么还会有抑郁方面的心理问题。
当二宝出生后,意识到之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希望他以后即使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能很好地在社会中生存,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从小就要教给他,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从小知道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做家务除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规划能力,孩子能从做事中带来成就感。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我在上东区做家教》,作者是哈佛大学毕业的一位心理学博士,在纽约富豪阶层做家教,和这些孩子长时间接触后,体会到了富人家庭光鲜生活背后的压力与空虚,孩子们平常各种名牌加身,出入豪车,假期环游世界...同时家长们也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望,期望超过父辈的成就,至少要跟父辈们能取得一样的成绩,然而事实却往往让人沮丧,毕竟他们目前的阶层已经是很多人一辈子甚至几辈子都到达不到的高度,想象下作为他们的子女是多么的割裂,一方面锦衣玉食,一方面又压力山大,找不到人生奋斗的意义,能享受的早早已经享受到了。有时出生太顺遂,对一个人也不是什么好处,至少普通人还有个奋斗目标,怀抱希望地去生活,去奋斗,去充实自己,累并快乐着。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中,适当的吃苦对他们还是很有帮助的,未来遇到挫折也更有韧性,更有百折不挠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