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雷锋的故事耳熟能详,其中有一个故事的题目叫《可敬的傻子》。
故事讲的是雷锋同志的生活很简朴,从来不随便花一分钱。组织上每月发给他的津贴,他留下一角钱交团费,两角买肥皂,再用些钱买书,好扩充他的“小图书馆”,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他穿的袜子,补了一层又一层,最后,完全改了样,还舍不得丢。他用的搪瓷脸盆,漱口杯,上面的搪瓷几乎掉光了,他也舍不得买新的。可是,辽阳市遭受了洪水的灾害,雷锋同志却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省吃俭用积存的100元钱寄给了灾区人民,还不让别人知道。这怎么能不被某些人称作“傻子”呢?
自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弘扬雷锋精神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体重不足50公斤的他像千钧巨石,激起我们心灵深处的层层浪花;身高只有一米五四的他像一座丰碑,一直高大地矗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因为他只有大家没有小家,他甘愿做一个“傻子”,一个无私奉献一心为人民的“傻子”!
扪心自问,一切向“钱”看的思潮下,还有几人识雷锋?孩子们莫名其妙地在每年的三月上演一场“保留曲目”,形式化和程式化的扎堆学习,热闹是热闹,但有多少可以入脑入心。孩子们的陌生,可以理解,而成年人的沦落,不能原谅。
我们意识到正在失去我们所热爱、所尊崇、所渴望的东西,不仅仅是雷锋精神、还有大寨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做这样的“傻子”要以火热的情怀对待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做这样的“傻子”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勤奋实干、扎实工作;
做这样的“傻子”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保持永不满足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思考中提升水平。
因此,做这样的“傻子”能纯洁一支战无不胜的队伍,能永葆纯洁无私的本色,能推动光辉灿烂的事业,能实现一个民族的复兴。
每一个“傻子”或许傻的地方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极其相近的特点,那就是执着。
“阿甘”执着于奔跑,他的智商只有75,除了付出,几乎都用来奔跑。别人欺负他,他奔跑;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他奔跑;痛失所爱后,他奔跑……他一路奔跑着成为了橄榄球明星,国会勋章获得者,甚至最终成为亿万富翁。
简单的坚持累积成巨大的能量,他把自己送到了人生的至高点,并非功名利禄,而是“做我自己”。
同样执着的还有一位没有牙齿的可爱老人——木村先生。
他想种出不施农药、肥料的苹果。结果把果园一下子变成了昆虫的天堂,苹果树即将枯死。他开始了与虫战斗的旅程,他试过醋、酱油、生石灰水、柠檬酸等,只要在生活中能够想得到的除了农药之外的办法他几乎都试过,可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他们不得不全家出动在果园里抓虫。但是虫子之多岂是双手能够抓得完的?
经年累月的折腾使木村家的生活拮据到了极点,执着的老人也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想到了自杀。他带着一根绳子来到山坡上,准备了结自己的性命,却突然发现山上有一颗长得很茂盛的苹果树。于是,没有死成的木村找到了最终的症结——土壤,根系对苹果树生长特别重要,好土才能养好根。于是回家后木村开始各种培养土壤的尝试。终于相隔9 年之后木村的苹果园再度开满了白色的苹果花,第 11 年他的苹果园大丰收了,种出了人们心目中“一生能吃到一次就好”的苹果。
大家都说木村很努力,木村老人却摇摇头,腼腆地笑:“可能是因为我太笨了,苹果树也受不了我,只好结出了苹果。”不施肥的苹果树何其努力,他的树也像他的人一样执着地生长着。也正是这个精神才会创造出奇迹吧。
没有比当傻瓜更简单的事了,既然想死,那就在死之前当一次傻瓜。一旦为一件事疯狂,总有一天,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木村老人的“傻瓜哲学”让我想到三个词语,做为本文的结尾。
梦想,忍耐,接纳
梦想,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
忍耐,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都可能遇到,在这个过程中,要忍耐下所有的事情。
接纳,相信一切,接受一切,平静的对待这个过程。这是一个修心的过程,长天秋水,在这个过程中,把心打开,让我们的心田更纯净,更美丽。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