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为证,橙子自古以来就是馈赠佳果

曾小云(白云乡黄叶村)





赣南脐橙

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是什么?

唐朝诗人韩愈认为,是早春。他对诗人张籍说,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同时期的诗人刘禹锡却唱起了反调。他说,不对,我言秋日胜春朝,应该是秋天最美。

到了宋朝,有位著名的大吃货介入这一争论。他说,一年中最美的时节,既不是春天,也不是秋天,而是:

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个吃货是谁呢?苏东坡。

这个时候是什么时节呢?秋冬之交。

他是对谁说的呢?对友人刘景文说的。

其时,刘景文任两浙兵马都监,或许是因为嫌“弼马温”这样的官太小,心情很是低落。苏东坡想安慰他,听说黄色可以传达快乐、希望,便拿了一个橙子给他。刘兄啊,你看这个橙子,不经过日晒霜打,怎么能够成熟起来呢?它颜色多温暖多欢乐,味道多甜美,气味多香。看开一点吧。没有什么是一个橙子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个。于是,刘景文愉快地剥开橘子,顺便喝下一碗鸡汤。

秋末冬初,是丰收的时节。在丰收的果实之中,柑橘类的橙子又大又圆又甜,是最具代表性的果实之一。在古代,橙子很早就与其他柑橘类果品一样成为贡品,甚至可能比茶叶成为贡品的时间还长。普通民众也把橙子列入赠礼清单的头部位置。重花叶轻果实、重华美轻实用的咏物诗人们也对橙子不吝溢美之词。比如以下这首诗,完全可以作为今天橙子商家的绝妙广告词:

橙色似黄金,佳名最为贵。

一腹饱秋霜,尝之有馀味。

(宋·吕陶《寄题洋川与可学士公园十七首·其十七·金橙径》)


在诗人们的眼里,橙子是高大上的贵重之物。所以,赠送橙子和获赠橙子,都是一件高雅的事情。这样的雅事,怎能没有诗呢?于是,我们读到了古代很多关于赠礼佳果橙子的诗作。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关橙子等柑橘类的典故,知道橙子是如何担当传情达意的甜蜜使者。而这些,也积淀成为久远厚重的橙果文化。




金包磊落冒朝阳,辉映秋林气焰长。

带露摘来盈翠笼,披云擎去荐黄堂。

野芹谩欲分微意,杯菊应嫌夺异香。

沙上木奴还可贡,题书须待洞庭霜。

(宋·韦骧《寄橙与孙叔康》)

北宋诗人韦骧给好友孙叔康寄送了些橙子,同时也寄了这首诗。除此之外,韦骧还写过好几首有关孙叔康的诗,其中多是唱和之作。王安石也写过一首《送孙叔康赴御史府》。从这些诗中可知,孙叔康当过太守和御史。韦骧赠送橙子给孙叔康的时候,正当其任太守。黄堂,本指太守衙中的正堂,此借指太守。

首联“金包磊落冒朝阳,辉映秋林气焰长”,是远景,空镜头,描写秋林橙果成熟丰收的喜人景象。成熟了的橙果迎着朝阳,光芒闪耀,互相辉映,似乎要把整个秋林燃烧。这写的是橙果,不过我总觉得似乎隐隐夸赞这位孙氏太守官威盛大。

颔联“带露摘来盈翠笼,披云擎去荐黄堂”,是近景,写作者采摘橙子进献给太守。诗人一早起来,翻山越岭,穿云破雾,去果园里采摘新鲜带露的橙子,装满了篮筐。他要把这一篮筐橙子进献给太守大人。诗人为什么要亲自动手采摘,不去市场买呢?这正体现作者十二分的诚意和敬意。市场上的可能不新鲜、不正宗,所以诗人不辞劳苦、精挑细选,要把最新鲜、最甘甜的精品果送给最尊敬的人。

颈联“野芹谩欲分微意,杯菊应嫌夺异香”,把橙果与芹菜和菊花相比较,突出作者的诚意和橙果的香味。上句有个典故,叫做献芹或芹献,源于《列子》。说是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就像毒虫叮刺了嘴巴,肚子也疼痛起来,大家都讥笑并埋怨那个人,那人也大为惭愧。后来就用献芹或芹献谦称赠人的礼物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辛弃疾的著名论文《美芹十献》就出于此。诗人说,我只要用橙子一物表达微薄心意就行了,不需要再用芹菜。下句的杯菊,应该是指菊花酒。诗人猜测,橙子酿制的酒奇香,或许菊花酒会怨恨橙子夺去它在香味界的人气和流量。这两句,诗人写得很委婉,也很有文化味。

最后两句,“沙上木奴还可贡,题书须待洞庭霜”,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木奴。晋人习凿齿《襄阳记》记载了丹阳(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太守李衡的故事。李衡在武陵龙阳的沙洲上种了一千株柑橘,临终对儿子说:“你母亲嫌弃我不会治家,所以这么穷。但我们州里有一千头树木奴仆,不向你索取衣食,每年可以给你上缴一匹绢,也足够可用了。”东吴末年,李衡栽种的橙林挂果成熟,他家每年可以得绢好几千匹,从此家道变得殷实富足。后因称柑橘类果树和果实为木奴。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两件事:第一,古代的太守也有很贫穷的,贫穷到被老婆责骂,这在今天简直不可想象;第二,早在三国时代,就有人靠大规模种植橙子脱贫致富了。回到诗的最后一句。“题书须待洞庭霜”,用了王羲之的典故。王羲之送给友人三百颗橘子,并题写了一个手札,这就是著名的《奉橘帖》。正文共计十二字:“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像柑橘类秋果要过了霜降时节才可以收获,否则酸涩难吃。王羲之送给友人不成熟的橘子,是什么原因呢?看看韦应物的这首《答郑骑曹青橘绝句》(一作《故人重九日求橘书中戏赠》),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怜君卧病思新橘,试摘犹酸亦未黄。

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


韦应物的友人姓郑,和苏东坡的友人刘景文一样,也是一个“弼马温”(骑曹就是管理马匹的小官)。还在橘子犹酸未黄的重阳时节,这位友人就想要作者弄点当季新出的橘子。诗人只好遵命,并效仿王羲之写信,让他等到霜降时节再吃更多更甜的橘子。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大略知道有人那么着急想吃未成熟橘子的原因。原来是生病。什么病?我猜是消渴病,就是司马相如生过的那种病。柑橘正好可以生津止渴。宋人邵伯温的《黄柑》“书后欲题三百颗,满林犹待洞庭霜”,明人廖纪的《橘》“最忆黄柑三百颗,洞庭一夕起秋风”,

明末清初人钱棻的《金柑》“留取骑曹三百颗,令人尝挹洞庭烟”也用了王羲之的典故,并化用韦应物的诗句。明乎此,韦骧的这句“题书须待洞庭霜”就很好理解了。韦骧化用本家先贤韦应物的诗句,真是巧妙!末尾两句意思就是说,我这里还有很多很多橙子,等到打了霜后我再给你寄来。不要说是三百颗,就是三千三万颗也够你吃的。

不过,也许有人有疑问:为什么强调是洞庭而不是其他地方的柑橘呢?原来,洞庭是古代柑橘类最负盛名的产区之一。《山海经》就记载“洞庭之山”多生橘柚,南梁时吴均《饼说》亦有“洞庭负霜之橘”的记载。但前者一般认为是湘楚之地的洞庭山,而后者是吴地的洞庭山。古代柑橘类果品的主产区,是指后者。



王羲之和韦应物的友人索求橙子的时候,如何开口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明末清初的学者王夫之向友人索要橙子吃,是借助一首词,题曰《清平乐·问刘存孺索香橙》:

秋光已尽,月也幽香褪。只有霜膏团紫晕,仙露兰浆深酝。

小窗读易初晴,药炉风软烟轻。莫遣先生午睡,凭教鼻观惺惺。

时节是“秋光已尽”的初冬,桂花的芳香消退了。只有什么呢?霜膏。霜膏是什么呢?螃蟹。唐代诗人皮日休有“蟹因霜重金膏溢”(《寒夜文宴得泉字》)之句,宋人韩维亦有“紫蟹迎霜新受钓”(《送李瑜屯田通判润州》)之句。此外还有什么呢?仙露兰浆。就是美酒,早已酝酿好了。这是上阕,主要写景写物。下阕见人见事。诗人趁着初晴在窗边读易经,室内烧着药炉。诗人读书读累了,想要午睡了。别让我昏昏欲睡呀,让我鼻孔保持清醒,可以闻闻世间的芳香。可是香从哪里来呢?

初读全词,作者似乎没有提及橙子,更没有开口索要橙子。那怎么标题上有“问索香橙”呢?

秘密重点在下面两句:


只有霜膏团紫晕,仙露兰浆深酝。


在秋末冬初时节,蟹正肥,酒正香,古人有这两样东西吃,必不能缺一样东西。就像韩剧《来自星星的你》里面的啤酒和炸鸡两者是绝配。那这个东西是什么呢?就是闻起来香、吃起来甜的橘橙。诗人生病了,估计也是消渴病,当然也可能只是用相如渴病的典故。这段时间老在喝药,嘴里没味,希望借着什么美味来转下口味。于是,肥蟹、美酒、香橙便成了不二之选、黄金搭档。相信读了这首词,友人定会心领神会,赶紧给诗人弄来一大筐橙子。

看看,古人向人家讨要东西,都这么含蓄,这么有诗意,这么有艺术性。面对这样的乞求,谁还忍心拒绝呢?

说到吃,对吃不讲究的我忍不住多说几句。关于鱼蟹、橘橙、美酒一起吃,古人的很多诗里有描述,比如:

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唐·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

震泽黄柑熟,苕溪紫蟹肥(宋·王炎《送游大冶归建阳》)

紫蟹霜肥秋纵好,绿醅蚁滑晚慵斟。(唐·殷尧藩《九日病起》)

紫蟹螯肥鲈脍好,酿就洞庭春色老。(宋·王炎《张德夫园亭八咏·其六·橘渚》)

橘橙与鱼蟹、美酒相加,还可以做成美食。南梁时人刘峻赠橘给友人,作《送橘启》,推荐了多种吃法:除生食外还“可以芼鲜,可以渍蜜”。芼鲜指把橘子作为吃鱼的佐料,如在吃生鲙鱼时配以橘酱或细切的橘皮丝,美其名曰“金齑玉鲙”。好多诗人都写过这道菜。比如也曾谪居湖南的王昌龄就写过“青鱼雪落脍橙齑”(《送程六》),陆游更是在好几首诗中念念不忘。什么“自摘金橙捣脍齑”(《雨中小酌》),什么“常忆新橙捣脍齑”(《出省》),什么“脍齑捣罢绿橙香”(《野兴四首·其三》),读得我直流口水。又如有种菜肴叫南宋蟹酿橙,挑选优质阳澄湖大闸蟹和当季成熟的橙子制作而成,2016年G20峰会的菜单就有这道菜。南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食谱中记载了此菜的具体做法,盛赞其“既香而鲜,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兴”。

柑橘还可以酿酒。为了庆祝新春佳节、国泰民安,北宋安定郡王孟忠厚用洞庭精品黄柑酿制成宫廷御酒,名曰“洞庭春色”。苏东坡受邀品尝之后大赞不已,誉为“色香味三绝”,醉后欣然作《洞庭春色赋》和《洞庭春色》诗,一时传为佳话,“洞庭春色”后来也成为《沁园春》词牌的别名。

柑橘还有解酒、醒酒之功效。晚唐时,任苏州军事判官的皮日休送洞庭橘给好友陆龟蒙,两人互相唱和。皮日休《早春以橘子寄鲁望》诗云: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陆龟蒙多病却仍嗜酒,皮日休将鲜橘送到他枕边或为解酒,可谓殷勤备至。陆龟蒙回赠《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诗曰:

到春犹作九秋鲜,应是亲封白帝烟。

良玉有浆须让味,明珠无颣亦羞圆。

堪居汉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珍重更过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边。


南梁太宝元年,左卫将军王僧辩献橘给梁元帝,一蒂三十子,被视为从古未有的瑞异。陆龟蒙极言皮日休所赠春橘的贵重过于“三十子”,实是写两位好基友情谊的深重。



受赠橙子之后,品尝珍果的人会有什么感受和滋味呢?不消说,肯定是满满的喜悦,满满的甜蜜。或许不都是这样,也有可能是惆怅的、忧伤的。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首《客饷新橙有感》:


湖外新橙也自黄,故人相赠解包香。

捣齑正脍双鱼美,荐酒聊持一瓣尝。

湛岘旧栽千树橘,洞庭初落满林霜。

木奴供给何须道,怅望东吴云水乡。


这首诗作者李纲,当时罢相谪居于荆湘之间的武昌和澧浦。湖外就是湖南。老朋友送来新鲜、芳香的橙子,怎么吃呢?李纲说,一是可以把橙子肉捣碎,做成鲜橙拌生鱼,就是前面讲过的金齑玉鲙。还有一种吃法,就是一边喝酒一边品尝橙瓣。这个简单,回头我也试试。

接下来,诗人又想起两个关于柑橘的典故,在前面都讲到过。一个是丹阳太守李衡木奴的故事,另一个是韦应物“洞庭须待满林霜”的诗句。李纲为什么会想到这两个典故呢?原来,两个典故所涉地都与作者密切相关。木奴的典故,发生于荆湘之地,正是作者的谪居地。很巧,李纲所用的典故也与本家李衡有关。霜橘所在的洞庭山,正是在吴地,具体说就是在太湖周边的苏州、无锡地区。而无锡,正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号梁溪先生,即源于故乡的一条溪的名字。梁溪现在是无锡的一个区,前段时间有报道该区某领导落马的消息。原来,作者由眼前的橙子,想到了故乡洞庭山的柑橘这时候也应该成熟了。所以接下来作者写道:“木奴供给何须道,怅望东吴云水乡。”对于我这个谪居荆湘的人来说,并不关心千头木奴脱贫致富,我的所思所想,是在我的故乡——东吴云水乡。在好几首诗里,李纲都表达过思念故乡的心情。比如“家在东吴东复东”(《端午日次郁林州》)、“杳杳东吴家万里”(《除夜与宗之对酌怀家》)、“回首东吴涕作霖”(《得梁溪书寄诸弟二首·其一》)。其实,李纲自己也在家乡梁溪旁种植过橘子。看看这首《食橘》:

洞庭一夜天雨霜,橘林绿苞朝已黄。

远题书后三百颗,入手便觉秋风香。

黄金为肤白玉瓤,沆瀣深贮甘且芳。

雕盘初擘噀清雾,冰齿乍嚼流琼浆。

色香气味纷可喜,下视众果皆茫茫。

嗟余平生爱种此,木奴千树梁溪傍。

只今蒿艾已埋没,岂敢向日争荧煌。

蓬莱云气久寂寞,汉殿无复罗潇湘。

厥包纵有尽酸涩,剖之蠹朽安足尝。

乃知汝病是天意,坐使玉食无辉光。

荒山乃尔饫佳品,安得騕袅置锦堂。

君不见杜陵野老歌病橘,萧萧半死诚可伤。

此诗应该也是作于谪居湘楚之时。诗人在客居之地吃到橘子,自然想起以前在家乡喜欢种橘树,如今橘园荒芜,橘树已经埋没于蒿艾从中,曾经辉煌一时的橘果再也不敢向太阳争光芒了。这说的是橘子的遭遇,又何尝不是说谪居凄凉之地的诗人自己呢?这里,李纲借果木自伤身世,与杜甫写《病橘》可谓同病相怜,同一调性。

顺便解释一下“湛岘”的含义。这又得讲到另外一个典故。西晋时期,镇守襄阳的羊祜经常到城南的岘山游乐,饮酒赋诗。有一次,羊祜慨然叹息,对从事中郎邹湛等人说:“自从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来的贤达高士,像我和你们一样,登上此山眺望游乐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湮没无闻了,想来令人悲伤。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会登此山的。”邹湛说:“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业绩和名望一定和岘山一样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说的会湮没无闻啊!”由此看来,李纲诗里的“湛岘”指代的应该就是荆楚之地。南宋词人张元干在《挽少师相国李公·其四》诗中即云“风咽梁溪水,山悲湛岘云”。



中国古代讲究礼尚往来,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品尝一番佳果之后,自然得回礼。回礼也有讲究。你祝我吉祥如意,那我就祝你心想事成。于是,有了下面这首王十朋的《知宗赠金橘报以香橙》:


橘以金为重,橙因香见奇。拜嘉欣熟早,报贶愧来迟。

好处君须记,良天我正思。聊修往来好,更诵木瓜诗。


王十朋是温州人,南宋状元,抗金名臣。知宗,这里指南外知宗,是宋代管理外居宗室事宜的官,由皇族贤者充任。这位皇室叫赵士豢,字悦中。他给同在泉州为官的诗人市长王十朋送来橘子,为表谢意王十朋以橙子回赠,并写下这首诗。橘子更早一些成熟,诗人感谢友人这么早送来尝鲜,而惭愧自己回赠来迟了。不过有句俗话叫“有礼不怕迟”,友人应该不会责怪的。“好处君须记,良天我正思。”化用了前人的诗句。上句化用苏轼的“一年好景君须记”,下句化用宋初魏野的“南客应思橘柚天”。苏轼诗句我们都非常熟悉,但魏野这句我很陌生,没有查到全诗。尾联“聊修往来好,更诵木瓜诗”,诗人希望和友人常来常往,就像《诗经》所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不过,王十朋也有知恩未报的时候。友人、果州(治所在今四川南充)知州赵若拙(字德麟)送来当地特产黄柑和美酒,王十朋写诗致谢并表歉意,结尾“使君厚意吾先辱,愧乏琼瑶报所投”(《赵果州送黄柑金泉酒》),说真是惭愧,我这里少有琼瑶这样的美物回赠,有负太守大人的厚意。

王十朋与赵士豢过从甚密,两人酬赠诗极多。就题柑橘诗而言,除以上这首之外,王十朋至少还写有以下两首。先看《薛士昭寄新柑,分赠知宗、提舶,知宗有诗,次韵》:


书后谁题字,乡人远寄柑。荐新思起孝,知味戒生贪。

罗帕分犹未,金门献正堪。命名聊别伪,在果独称甘。

白雪初盈树,黄金忽满篮。霜天欣始熟,茅舍饱相谙。

客重开须请,儿痴食更婪。柳诗吟不厌,谢赋读常耽。

若蜜萍难比,如拳栗有惭。公家安定法,想见日酣酣。


老乡薛士昭(字伯宣)从故乡寄来了特产柑橘,王十朋便分了些给知宗,就是前诗讲到的赵士豢,还有一位在泉州任提舶的诗友。好东西就要分享,好风味岂能无诗?赵士豢有诗纪此事,王十朋便写下这首和作。诗人大赞故乡特产,专门在“命名聊别伪,在果独称甘”下作注:“温柑号真柑”“它果非无甘者,惟柑子以甘得名,言最甘也”。可见宋时温州的瓯柑就已经扬名。后来,王十朋意犹未尽,又写了一首更高难度的和作《知宗柑诗用韵颇险,予既和之,复取所未用之韵续赋一首三十韵》:


书阅扬州贡,功观禹化覃。香包分橘柚,秋色动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叶染蓝。金衣爱日照,珠实碧波涵。

未止诸侯计,曾闻四皓谈。颜欢陆绩母,业世李衡男。

送客愈吟桂,书时坡韵儋。洞庭夸浙右,温郡冠江南。

节物清霜重,家山绿蒂含。青黄出篱落,朱绿耀林岚。

昔贡千金颗,遥驰万里函。新宜荐寝庙,香可供瞿昙。

夔子那能比,罗浮未许参。何人传是陆,端类列非聃。

在品宁为四,蒙恩或赐三。乡情寄初熟,旅况忆幽探。

嘉拜亲开合,珍藏净洗甔。行将解印绶,归种当田蚕。

根向横阳觅,泥寻斥卤担。荒芜耘径草,封植伴溪楠。

不用千头富,聊资一饷湛。茅斋辟杜甫,仙井汲苏耽。

佳境妙餐蔗,闲庭胜莳苷。雁行三峡荔,奴视四明蚶。

欲继花为谱,应同柳驻骖。御偷篱著棘,愁冻灌添泔。

掩映青云叶,光华碧玉篸。酿成浮瓮蚁,蒸辟蠹书蟫。

护蒂期存乳,留皮欲去痰。恨无亲可遗,忪惨白岩庵。


这篇五言排律洋洋洒洒三百言,把古来关于柑橘的典故,和韵书中险僻的韵字几乎全部用上了。为了增加难度系数,诗人又自缚为牢,在诗题中言明前面那首和诗用过的韵字一个不用。不过,前诗中的“谢赋读常耽”与此诗中的“仙井汲苏耽”,重出“耽”字,不知是否为作者的无奈之举。全诗介绍柑橘的历史、产地、功用,顺便猛夸故乡温州的柑橘。最后以“恨无亲可遗,忪惨白岩庵”作结,寄托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读来让人心酸不已。

此诗作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作者的双亲已经去世。“恨无亲可遗”,用了二十四孝之一陆绩怀橘的典故。汉末时陆绩去九江拜见袁术,袁术以橘子款待他。陆绩藏了三枚入怀,在拜别袁术时,橘子从袖里滚落地上。袁术逗弄这孩子说,陆郎来做客,怎么还往怀里藏橘子呢?陆绩跪答,橘子甜美,带回去给母亲吃。其孝心令袁术大为称奇。

除这首诗之外,王十朋还在《曹梦良寄柑,闻诗、闻礼辈取以祭母,哭泣不已》用了怀橘的典故:


嘉果遥来自故乡,去冬初熟记同尝。

尔衔怀橘无穷恨,我亦传柑念不忘。


王十朋妻子病故泉州,便上书朝廷,欲扶灵柩归葬故里,皇帝不允许。老乡、同科进士曹逢时(字梦良)不知讯息,寄赠柑橘给王十朋。十朋之子闻诗、闻礼取来祭母,痛哭不已。王十朋见状,便写下这首七绝。作者回忆去年冬天与好友同尝柑橘的情景,想到如今彼此的亲人不在,不由地睹物思人,尝橘伤怀。友人父母不在,不能怀橘尽孝了;而自己呢,妻子亡故了,即使可以像苏轼《上元侍饮楼上》诗中所说,“犹有传柑遗细君”,也无法让亡妻尝到宫廷宴会上贵戚宫人相互传赠的黄柑了。

时过不久,王十朋又作《曹梦良教授寄柑一百颗,报以干荔支,戏成二绝》:


故人书自许峰来,领得黄柑手自开。

未满洞庭三百颗,更看驿使一枝梅。


绝品知君尚未尝,三山绛帐喜相将。

冷官岂是淹贤地,尤物聊观十八娘。

当时曹逢时升福州教授(学官,掌管学校课试),可能是嫌弃官小,没有赴任,暂时赋闲世居地许峰(今瑞安市曹村镇)。前次收到曹逢时寄来的一百颗黄柑,作为还礼,王十朋给友人回赠了一些干荔枝。诗人说,尽管曹逢时没有像王羲之那样给我寄来柑橘三百颗,只有一百颗,但我不会嫌少。礼轻情意重嘛。当年陆凯通过驿使赠予范晔的岭南梅花(有人考证是范晔赠陆凯),也仅仅是一枝而已。作为回报,我送你干荔枝,这些荔枝都是绝品,我知道你一定没有品尝过,现在我高兴地送给你吃。福州教授虽然是一个不重要、不忙碌的官职,但它不会埋没你的才能的。在福州,你还可以观赏荔枝中的尤物——十八娘。这里有一个关于荔枝的典故。宋人曾巩《荔枝录》云:“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食此,因而得名。”蔡襄《荔枝谱》亦载:“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时人以少女比之。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啖此品,因而得名。”大吃货苏轼尝过十八娘荔枝后作词《减字木兰花》,赞此尤物为“骨细肌香,恰是当年十八娘”,东坡又分给弟弟品尝。苏辙尝后也赋《干荔枝》诗赞曰“红消白瘦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王十朋用这个典故,或许是为了宽慰友人,希望他像苏轼一样保持乐观豁达的胸怀。

王十朋不仅吃过别人送给的柑橘,还自己掏钱买过。下面的这首诗,从诗中“地近荆州”推测,或许作于诗人知夔州期间。诗歌一组三首,题目很长,曰《晚过沙滩,有渔举网,得鳊鱼二百馀头。橙橘正青黄,以百钱买橘,得十六颗,比乡里小差而味酸》:


渔人生计占沙洲,一网鳊鱼二百头。

鱼未到家人买尽,明朝一网更盈舟。


地近荆州见木奴,青黄照眼两三株。

百钱买得霜前颗,味带儒酸似老夫。


晚来诸卒竞欢呼,籴得香粳一斗馀。

拾荻为薪煮江水,就船沽酒吃鳊鱼。


真是够寒碜的,堂堂一州之长,照理来说是家里吃的用的堆积如山,可是想吃鱼子吃橘子,还得自掏腰包。友人们送的柑橘早就吃完了。看来,他跟东吴的丹阳太守李衡差不多。确实如此,王十朋一生清廉。与李衡的夫人不同,王十朋的夫人贾氏不悲叹穷苦,不责骂丈夫,常以清白相勉励。“百钱买得霜前颗,味带儒酸似老夫”,这个酸味,说的是橘子,更是王十朋自己。而这正是王十朋身上最可宝贵、最不能丢弃的东西。这酸涩的橘子,王十朋却甘之若饴。“拾荻为薪煮江水,就船沽酒吃鳊鱼。”这种生活,让我真真羡慕不已。不过,王十朋也有羡慕我的时候。于我而言,冬天里,坐在阳台上吃着橙子,晒着太阳,暖暖的,美美的,这种感觉或许不是王十朋可以体会到的。

从王十朋这组诗和前面的诗中,我发现了一个细节:无论是在标题中,还是在正文中,诗人都不厌其烦地标明具体数字。鳊鱼,是二百馀头。买橘,花了百钱,共计十六颗。买的香粳,是一斗馀。这正体现了宋诗与唐诗相比,更偏于写实、日常化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拿两句诗来比较,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这里的数字显然是泛指。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一般人认为也是虚指,我猜测很可能虚而有据,或源于前文讲到的王羲之的书札“奉橘三百枚”。


本文作者手机拍摄于温州

在2018年11月下旬,我到温州参加头陀寺“永嘉大师杯”征联颁奖活动,在某餐馆看到一副对联:“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不禁心生疑惑。温州盛产鱼呀蟹呀这些海鲜,这不奇怪,难道这里也盛产柑橘类特产吗?通过求教和查询才了解到,温州特产瓯柑曾经非常有名,明朝时日本僧人把温州蜜橘带回日本,经过改良,培育了一个新品种温州蜜橘(也叫温州蜜柑),上世纪初又引种回温州。关于温州柑橘,前面讲过的温州人王十朋在好几首诗里都有吟咏过。实际上,世界第一部柑橘栽培学著作《橘录》就是韩彦直(名将韩世忠长子)在永嘉知州任上写成的。该著作指出,温州柑橘以平阳泥山(今苍南宜山)为最。在温州活动期间游览苍南海滨渔业小镇炎亭,席间我特意品尝了柑橘,应该就是苍南特产,感觉味道跟一般的柚子没有什么不同,或许是已经过了柑橘最佳品尝期的缘故。不过,在东海之滨,一边吃着肥鱼,一边饮着美酒(尽管是啤酒),一边吃着美蟹,一边尝着瓯柑,这种无忧无虑、尽兴快意的生活,跟古人笔下的“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鳌”这样的魏晋风雅,应该不会相差太远吧。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今天,柑橘类名头最为响亮的果品是什么?这头把交椅,既不在洞庭,也不在温州,既不在南丰,也不在奉节,而在我们大赣南。最后,作为一个非著名诗人,给家乡特产赣南脐橙做下广告吧:


好景君须记,深恩自合酬。

岭梅开尚早,先寄一枝秋。



扫描二维码进入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交流群

跟曾老师同步写征联

第一课:玉田寺征联这样写,可以大大增加获奖机会

第二课:“东方太阳城”征联,曾老师是这样写太阳神殿对联的

第三课:用这一秘笈,曾老师不止“八大山人杯”征联获奖

第四课:缓解写征联用词不到位问题,用这招见效快

第五课:关于寺庙楹联写法,这或许是举例最多的文章之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24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48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33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0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80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9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9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64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49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30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0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67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60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75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50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