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班主任的“智囊法宝”各有千秋,班级管理机制长效,班级评价体系建全。我身为一名27年的资深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既适合于过去,也适合于现在。
咱们都很清楚,班级管理制度与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班级管理制度与评价的完善与改进,受制于学生的年段特征、年龄特征、时代需求、家长需求、学校发展、环境改变等多元因素的影响。
到了五年级下学期,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地叛逆心越来越明显,学科老师也反映总是有那么五六个孩子在课堂上说话、搞小动作,甚至还发生了两起在课堂上打架的事件。直觉告诉我,学科老师所反映的现象并不是个别同学的表象问题了,这应该是班级管理又到了需要“更新”的时候了。在咱们班里,从制度管理来说,孩子们的课堂表现与个人星级评价挂钩。我从三年级接班到五年级上学期,这一评价制度很有效果。很显然,随着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增强,到了五下这个年龄阶段,星级评价的班级管理机制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成长了。于是,我利用召开主题班会课,从“现象分析、价值引导、策略确定、实施操作”四个方面,组织全班孩子重新讨论完善修改咱们班的课堂制度。
【巧用课表,重构家校合作】
咱们班级里值日生制度有这样一项约定:值日生需要在黑板的右边规定区域内板书当天的课程表。课程表的内容大致包含:星期几,第几节,哪个学科,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一约定咱们按部就班执行了接近两年了。照这样执行,孩子们对于每天的课程了然于胸,也便于做课前准备。在这之前,仿佛课表就只有这一个价值所在。
一天咱们班长语桐当值日生,她在板书课表的时候,突然跑过来说:“何老,我觉得可以在课表里面增加一栏‘老师的话’,我们课堂表现好就贴笑脸,表现不好就用哭脸。对于表现特别优异的同学就奖励一颗星,对于特别爱说话的同学就把学号标在相对应的课表那一栏里面。每天将我们的课堂表现反馈给家长。”语桐的这番话,不无道理。这一小小的改变,既能将评价让每个孩子看得见,还能让家校合作看得见,还能帮助学生提升自控力。在我的高段班级管理理念中,班级里的一切事情都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我充当好引导和服务的角色就行,关键时候把关引领。于是我召开了相关的主题班会,经过与孩子们商量谈论,大家一致同意在黑板上的课表里面增加“老师的话”,通过这个措施引导孩子从认知到自控的转变。
【巧用岗位,重构师生关系】
针对孩子们课堂上喜欢说话者这一现象,我没有强硬的使用班级制度去管人,而是遵循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去引导他们。为了摸索出更能适合孩子需求的管理机制,我找到那几个喜欢在课堂上说话的孩子聊天,也找了班里其他孩子聊天。从孩子们的谈话中,大致了解到:这几个孩子是很要好的朋友,兴趣爱好相同,他们课堂上的话题要么是课间没有谈论完的,要么是因为意见不合而引发的争执,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在课间没有把共同感兴趣的话聊完。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空间和时间及时释放想法和情绪。我还了解到,总有几位老师喜欢“拖堂”,挤占了课余时间。因为课余时间较短,他们就在课堂上来处理未完的话题和情绪。
其实老师往往会因为有几句话没说完,或者一道题没讲完而“拖堂”,要想给孩子足够的课余时间,就不能“拖堂”。作为班主任,一方面要从正向给学生引导老师“拖堂”的行为目的,另一方面还得提醒学科老师最好避免“拖堂”。容易做到的是与学生的沟通,最难的是如何做到提醒每节课的老师不“拖堂”。最后,我依然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孩子们。孩子们积极献策,通过微班会讨论达成共识:设置一个“笑脸使者”小干部岗位,如果遇到有老师严重“拖堂”的时候,就友好的举起自制的“笑脸牌”做温馨提示。这样既不尴尬,孩子们心里也不会埋怨老师“拖堂”。妥妥的处理和维护好了师生关系。
【巧用便条,重构同伴关系】
据调查,学科老师反馈的课堂纪律不太好的原因还在于个别孩子通过传便条来消化情绪和处理事情。一旦有哪位孩子在传小便条,周边的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去了,甚至还会参与讨论之中。这时候,讲台上的老师只会听到下面悉悉索索的声音,却又不知道究竟是谁在说话,老师一干涉就安静,一讲课就又有声音。于是,老师也只有无奈地用“课堂纪律不好”来表达自己地上课感受了。
鉴于此现象,我打算将计就计,借用小便条,助推孩子们打开心扉,畅所欲言:“孩子们把想说的话写好后丢进固定地盒子里,谁也不允许去打开盒子,到了周四“蒲公英地心语日”这一天,我亲自打开盒子,按照孩子们地需求一一去处理便条上的内容。特别约定,再也不在课堂上写小便条了。”不知道我的这个想法妥不妥,万一青春期地孩子不愿意表达自己地心声呢。于是,我又召开班会,我把我的建议告诉了全班同学,没想到这个建议竟然很受欢迎。从那以后,课堂上写小便条的现象就再没人举报过了。后半学期咱们一直在施行这个约定,每到周四就有孩子开心的来提醒我阅读小便条了。看来,孩子们需要被看见,需要情绪和心情宣泄的出口,咱们不能堵,只能疏。
柔和的班级公约,把孩子们“唤醒”了,正心正行;孩子们的表现,把我的管理方法“唤醒”了,班级更加和谐向上。以人为本,按需成长。“唤醒”,是你亦或是我。(21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