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余额宝上线后,很多人才有了“理财”这个概念,不过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理财,也不知道余额宝为什么会给你那么高的利息,只知道它能给你利息,第一次试水就放了100块钱进去,那时候年化收益率很高,100块钱每天也有1分钱的利息进账。
几个月后,我才慢慢放大了胆子,放了2万进去,那时候年化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我糊里糊涂地经历了余额宝最厉害的时候,大概那时候心里才种下了理财的种子。
真正开始理财,应该是从2016年的7月份开始,我看了很多关于理财的周刊,翻了很多理财达人的帖子,去图书馆借了类似《哈佛理财课》、《小白理财》、《小狗钱钱》等这样的书来看,所有的理财文里几乎都提到了2点:
1、转变存钱观念,从以前的收入-支出=储蓄,转变为收入-储蓄=支出,强制储蓄对月光族来说绝对是存钱利器。
2、把你的储蓄分为几大类,应急的钱——3-6个月生活费,保命的钱——适当的保险,养老的钱——长期储蓄,大额消费基金——短期性储蓄
有了一些理财知识后,回过头来再理一理自己的理财方式,我以前是每月发工资先存一笔到余额宝,后来零零散散地跟风买了债基,定投了2个指基,还试水了P2P(忘记当时怎么选的平台,神奇地选择了排名第一的陆金所,它的排名也是我后来才知道的),在加上原来的余额宝里的钱,理财通里的货基,钱存得越来越分散,迷糊的我越来越搞不清楚自己存下来的钱哪些可以花掉,哪些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的。
后来,我自己做了一个EXCEL表格,先把自己在各个理财工具中存的钱都梳理出来,然后按照书里说的,把自己的存款进行了分类,分别是梦想储蓄、养老、金鹅、应急、保险。
梦想储蓄的钱主要用于以后买房、买车、旅游这些有计划的大额支出。分别配置了货基、中短期P2P、债基。另外,为了保证这个账户钱的流动性,中短期P2P我采用的是“循环存钱法”,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十二单法”的P2P版,“十二单法”里,每一笔钱的存期都是一年,我的每一笔钱的存期是6个月,这个期限是我可以接受的,同时收益虽然不比1年或者2年的高,但我还是挺满意的。
养老的钱就是用于以后的养老,配置了银行理财、长期P2P、股基定投,因为养老是很久以后的事,出了稳妥的银行理财外,都选择长期作战的理财方式,这样收益也比较可观。
金鹅是看了《小狗钱钱》给它取的名字,这笔钱是准备给孩子的教育基金,因为小孩子才3个月,所以这个账户也是可以采用长期作战的理财方式,单纯地配置了2个指数基金。
应急的钱,紧急情况下动用的钱,很多书里建议放3-6个月的生活费,我开始放了3个月的生活费,后来随着孩子的出生,家庭月支出的增长,我感觉放少了,于是提高到6个月的生活费,这样我自己也感觉比较安心,配置的都是可以随取的货基。
保险账户是2016年8月才买的,目前只买了老公的,后面我会增加自己的重疾险,再给老公买个意外险,目前一年要交的保费平均下来一个月几百块钱,每个月存进去,到交钱的月份取出来去交保险,还能少赚点利息。
各个账户分类好了,接下来就是按照“收入-储蓄=支出”的公式,将每个月的强制储蓄按比例该放P2P的放P2P,该用于定投扣款的就放进定投卡里去,保证每个账户每月都有一定比例的钱进账。
收益记录就是每个月各种理财工具收了多少利息,给自己一个底,以前都不知道理财收益到底有多少,账都烂在里面,7月份开始记录到手的利息,这样知道自己每个月这么折腾能赚多少钱。
2016年7月-12月,理财收益3K多点,虽然跟那些理财达人没法比,但用我这种简单的小白理财方法得到了比银行定存高几倍的利息,也让我高兴了好久。虽然理财不能让你暴富,但是理财跟不理财的差别还是很大的,20岁开始理财跟30岁开始理财也有很大的差别,越早开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