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读研读博到现在,已经快六年过去了,期间负责的一个项目也终于做完,发表了不错的论文,算是达到了毕业要求。这六年走来,感觉很艰辛,但是也有很大的成长,所以想回顾记录一下。
虽然已经经历了四年大学生活,但是到16年毕业时,我整个人还是懵懵的,并不清楚自己未来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更不明白自己擅长什么。大学期间因为寝室学习氛围很好,在熏陶之下,我四年成绩也还不错,达到了保研标准。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研或者适不适合读研,反正就跟随着大家的脚步,开始准备读研了。然而,大三暑假去参加的两个夏令营我都没有被录取。回头想想,那个时候的我确实除了书面成绩还能看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几乎为零。夏令营英语面试时都听不懂老师的问题;自由交流环节完全不知道怎么跟老师说什么,脑袋一片空白;就连轮流上台自我介绍,我提前准备好的ppt在其他优秀同学的对比之下,都显得又混乱又简陋。但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懂得反思,只是在被宣布落选时觉得窘迫,然后就抛在脑后了,没有一点从失败经历中吸取教训的意识。
后来能到我博士导师的团队读研读博大概是因为本科学校有些名气,加上专业对口,再加上一些运气吧。导师其实是大牛,当时刚跳槽到高校,手上有项目缺人手,而那所高校相比我本科学校稍微差一点点,所以我基本没有经过正式的面试考核,就凭借着本科学校名气直接被相中了。16年毕业后就正式加入了博士导师团队,开启了读研之路。作为导师在高校的开门弟子,我很幸运地被直接分配了很好的课题,并不像很多其他读博的同学还需要自己看文献找方向。不过也正因为导师是大牛,没有太多时间细致指导,正因为课题好,它有一定的难度,也因为我自己当时自卑又自负还懵懂无知,于是科研之路走得是艰难又漫长······
回顾本科毕业和申请读研读博的过程,我得到的一个教训就是不应该把平台的实力当成自己的实力。我本科学校还算可以,所以大三申请参加各种夏令营的时候都能很容易通过申请,但是去到夏令营后老师看的就是个人的实力了,有没有真本事一试便知。最后本科学校的名气确实给我进入大牛团队提供了便利,但是个人实力不够,即便在大牛团队,也会过得比较痛苦。平台重点在给其中的人提供各种机会和资源,能不能抓住机会,利用好这些资源来提升个人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去了一个好的平台,然后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了,那以后就会一直走下坡路。反之,如果能利用好平台的资源,那它也会变成一路上坡的台阶。很可惜我到现在才明白这些道理,只能安慰自己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