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共同目的】
1首先要让对方明确自己乐意继续进行对话,愿意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其次要明白对方的真正诉求和诉求背后的真实目的,一旦两者的目的出现冲突,就应该寻求更高的追求,让两者的观念变得相同。
2共同的目的会使大家方向一致,减少争吵,从而为共同的方向和目标一起解决问题。
关键词二【同理心】
不能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情绪,最后双方都不愉快。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缺乏同理心。那怎样才能让对方觉得,你是站在他的角度说话呢?同理心有 3 个关键要素:观点、情绪、关心。依此可知我们要学会1、理解对方的观点2、理解对方的情绪3、关心对方真正关注的事
要学会从对方角度看问题,平等对话是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好。
举一个例子:大一才开学时有一个活动:为贫困生送衣服,活动只有部分名额,同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乐于接受,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步就是要从对方角度考虑,是否可能接受;第二点,对话时要充分从对方角度考虑,不能把一个帮助变成施舍。第三点,要重复尊重别人的想法,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身上。综上,别人既得到了尊重,双方的目的也达成了。
关键词三【营造安全】
很多时候选择沉默,或者是语言的冲击,并不代表他不认同你的看法,只是所表达的方式以及带起来的气氛让对方失去了安全感。此时对话失去安全氛围,双方极其容易产生激烈情绪,大脑停止思考,行为与目标开始发生偏离。
为了达到一个安全的氛围,我们要学会识别,关键对话,关注情绪反应,生理变化及行为方式都可以让我们明白此时对话的氛围是否安全在安全的情况下,恐惧感减少,观点的交流也就增强。因此,一旦我们遇到了此类现象,一定要告诫自己,要冷静面对,做出正确的思考,改善对话的氛围,使其达到一种安全的情况。
好文节选:
当不再主观臆断时,我们便会从不健康的情绪困扰中得到解放。更重要的是,随着情绪得到控制,我们会返回到对话中来。此时,我们已经从情绪的俘虏变成了情绪的主人。
你要做的不是和对方争个高下,而是坦然接受对方攻击行为,将其视为安全感出现危机的信号。然后,你应当暂停争执,营造安全氛围,最后重新回到对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