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南的喝“杂菜汤”

鲁西南地区的一些地方把办丧事叫喝“杂菜汤”(济宁这边一些地方叫喝“豆腐汤”),譬如路上遇到谁拿着火纸,就可以问“你这是上哪里喝杂菜汤去?”有时候骂人“你这个老东西,早晚喝你的杂菜汤!”这是咒别人死,比较恶毒。

喝“杂菜汤”在鲁西南能成为办丧事的一个俗你,我认为源于吃丧席这个事。

鲁西南地区距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比较近,注重孝道,老人活着的时候孝顺不孝顺别人不是太了解,死了以后,看孝顺不孝顺,就看丧事办得风光不风光。虽然一些儿女不孝很多人都知道,但如果老人的丧事办得风光,吃瓜的群众也会说“你看某某活着没享着福,死了以后这么办得这么风光,也算值了,儿女还算有良心”。

鲁西南地区但凡不是很穷人家,在给老人办丧事时搞得都很大,出殡请客那天,七大姑,八大姨,甚至平时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都会上门吊孝吃席,上个小礼,帮个人场,打个牙祭,补补肚里的油水,一来就是百把二百人,再加上来帮忙的街坊邻居也得跟着吃,流水席一拉几十桌,满大街的人乌乌泱泱的。

席上的菜最少也得十道以上,都是本地的厨师自己做的。办丧事前,这些厨师们被提前请来,在事主家的院子里支上大锅,树起烟筒,按估算好吃席的人数备好食材,先进行初加工,热菜用碗先盛好,放在两三米高的大笼里,到吃席的那天,蒸一下就可以,凉菜和汤现做现上。

在我的记忆里,我吃过的丧席都离不开鱼和肉,那些菜被蒸得软糯且浓香满口,连过年都没有丧席吃得过瘾解馋。

丧席过后,满街狼藉,桌上吃剩的菜肴混杂了人们滴洒的白酒、丢弃的烟蒂和筷子上附带的口水。

这些残羹剩饭在生活困难时期是绝对不舍得丢弃的,事主让人把这些东西搜集起来,倒在大锅里重新加热炖制,就形成了一锅有鱼、有肉、有青菜、有香味、有酒味、有烟味的“杂菜汤”。然后,用碗盛了,让自家的孩子送到左邻右舍家。

那时候,我们这些无因由去吃席的孩子,早就在家盼着这碗“杂菜汤”了,那种多种味道混合,别有风味的美食至今令人难忘。

这可能就是办丧事叫喝“杂菜汤”的由来,它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已成过去式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有一件像过年一样高兴的事,就是随家里的大人们去吃大席。 大席,是鲁西南对喜宴、丧宴的统称。 鲁西南农村的喜...
    悠然东山阅读 1,092评论 0 1
  • 在鲁西南地区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走个亲戚、串个朋友,虽然都穷,一般也不空着手。 平常看个老人,到朋友家商量个事...
    悠然东山阅读 750评论 0 0
  • 孔子曾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当父母在世时,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
    一两茶叶阅读 2,833评论 2 26
  • 有一个《胖胖喝汤》绕口令--胖胖要喝汤,不等汤晾凉。烫汤烫胖胖,胖胖怪烫汤。妈妈说喝汤别着忙,晾凉了再喝汤。这里的...
    一两茶叶阅读 360评论 1 9
  • 今天,跟大家说说我的家乡酒文化。 山东自始被冠以“热情、好客”的标签,喝酒全国有名,当然,这是统论,个别地方的人喝...
    杰夫乔阅读 607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