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书名对中国的家长和学生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所以我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到底是怎样一本书。整本书读了有五分之二,全程轻松阅读,并且觉得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与其说这是一本适合备考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教我们如何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书。
人体器官中,大脑应该是最重要也最复杂的器官吧。我一直单纯的以为大脑的作用就是为了记忆,原来并不是的,大脑真正的作用是为了忘记!匪夷所思,但看完却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一味的记住东西对人来说何尝不是一种痛苦,所以聪明如我们的大脑,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方法和规则去判断哪些值得占用我们宝贵的脑容量。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坦然接受,每个人都会忘记这件事,不是你记不住东西,是所有人都不容易记住,除非是威胁到你生命安全的知识。
那么如何提高记忆就是本书一部分的重要内容。简单总结:遵循大脑的记忆习惯,找到记忆的规章制度,然后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提高记忆力了。
第一点,正确认识复习的重要性。预习、学习、复习,这三者的重点不在于学习,而是复习,举个例子用1分钟预习,就要用4分钟学习,用16分钟复习,这样才有可能让知识成为长期记忆。对于复习的频率安排可以按照:2,8,22,52的频率,即学习新知识后的第2天,第8天,第22天,第52天。这个 频率让我想到尹建莉老师参与主编的《一周一首古诗词》,每首古诗词下方都有背诵时间表,频率与本书的建议不谋而合。
第二点,重视输出。我们一直以为记忆就是输入的过程,当然,这没有错,但是让输入的更扎实的确实输出,毕竟记忆是为了运用。就像有很多东西杂乱无章的放在房间里,想找的时候永远找不到,那么我们的大脑会不会以为哪些东西是无用的?随意就舍弃了呢?所以输出也是给大脑一个信号,这些知识很重要,我想要经常的调取,那大脑就会有警觉性,让这些知识更加根深蒂固了。所以输出就是为了更好的输入,这句话并没有毛病。
第三点,协调情绪。书中提到颜色、音乐、兴趣、饥饿都会对记忆产生影响,有时候人跟人之间的差距不在于大脑,在于外在的一些因素。比如红色会让人不容易记忆,对人类来说红色容易削弱勇气,易放弃,自然就会影响记忆的挑战。莫扎特的音乐因为其愉快和优美的旋律能够协调左脑和右脑,就会产生良好的状态,这时候的记忆力自然就好了。兴趣对记性的影响来自于当对需要记忆的内容是感兴趣的,有好奇心的,那么记起来就会快和久。我们常有一个感觉,当吃饱饭了,一般都会昏昏欲睡,这应该不是什么新奇的概念,胃里充满了食物,所以全身血液都跑去给胃服务了,大脑这时候自然没有这么被重视,在这种情况的记性也自然不会好。保持微微的饥饿感是增加记忆的一个有效方法,书中还提及了“狮子记忆法”从中可以看出除了饥饿、不断地走动和低温都是提高记忆力地技巧。其实以上的这几点影响,通俗讲就是影响了人的情绪,人在一定的情绪里,记忆力也会有所增强的。
记忆也像一个顽皮的小孩,顺应他的生长规律,就能与他完美协作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