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第十章社会工作研究。
第五节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一般逻辑。
1.演绎推理。是在应用中检验理论的过程,他是从某个普通法则出发,将其应用到具体事例。
2.归纳推理是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过程。
3.假设演绎法,根据具体问题,寻找某个或某些解释理论,根据前述理论提出偿试性假设并将其具体化,然后进行观察以检验假设,如果检验结果与前述理论不一致,则说明所引用的理论在说明该问题时存在不足,需要补充或修订,或者提出新的理论;然后根据新理论提出假设,假设再次进行观察、检验及修改。如此演进直至理论完全解释所研究的问题。
4.其他演绎逻辑方法。①具体和抽象,具体是特殊、个别的现象或结论,抽象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思考,进行综合,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性。②解析和综合,对社会现象的解剖,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要素、方面、联系及其原因即为解析。解析的基础上,梳理汇总某社会现象多方面认识,发现其本质的现象、内在和外在的联系,提炼出整体结论,即为综合。③历史和逻辑。事物的自然演进过程指的是历史。人类思维对事物演进的概括反映指的是逻辑。
二、社会工作研究的基本过程。
1.社会工作的基本程序。①需求评估。②方案制定阶段。③计划执行阶段。④总结评估阶段。
2.社会研究的基本程序。确定研究主题,界定研究主题,进行文献回顾、完成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成果应用等步骤。
3.社会工作研究的过程结构。研究准备、资料收集、研究分析,总结回应等阶段。
三、定量研究的一般过程。
1.研究准备:①确定研究主题。必要性、创造性和可行性。②建立研究假设。指导研究、联系概念和事实、探求新知识的基础、是指尝试提出两变量之间的关系。③进行研究设计。A确定研究类型。B进行研究操作化,即使得研究具体可行。C设计研究方案。
2.资料收集。
3.资料研究。①资料整理。②统计分析。A描述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B发现双变量关联状况。C探索多变量间的关系。D如果研究采用抽随机抽样选择被研究对象就可以根据样本的指标值推论总体的相应指标值。
4.研究总结:①说明本研有何发现。②针对研究发现的特殊现象和没有验证的假设,提出尝试性解释,③针对有关概念和理论研究本身。相关主体提出对策和建议。
四、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1.研究准备。①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数十个。②容量饱和。③依据研究题目与研究目标确定分析单位。④选择适当的收集资料方法。
2.资料收集、整理、分析:进入现场、收集、记录资料、整理资料、建立档案、分析与收集的互动。
3.研究总结。
第六节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报告撰写的基本原则:标题和内容呼应、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的相结合、资料完整性和逻辑性、风格积极朴实。
二、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
1.社会工作研究报告的一般结构:①标题②引论③研究问题目标和意义,A研究问题必须与课题关键词相关,B研究目标可从回答研究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两个视角予以说明。C研究意义涉及理论,实践和方法三个方面。④文献回顾。A说明本项研究的关键词。B树立与本研究相关的成果。C根据前述的资料提炼形成研究架构,并对所涉概念进行操作化。⑤研究方法,说明本研究使用的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⑥研究发现,⑦讨论和建议。⑧附录。⑨参考文献。
2.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项目总结报告包括:主题、项目背景、需求评估、项目目标、工作模式,实务内容,服务效果、讨论和建议、附录、参考文献等部分。①主题、项目背景、需求评估、项目目标、工作模式与项目方案书大致接近。②实务内容与项目计划书有所差异。研究者必须报告项目过程实际执行的任务。③服务效果部分与项目目标呼应。④讨论和建议是研究者在实务过程的反思的基础上,而对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机构、实务本身等提出的完整思路。
项目计划书:主题,需求评估、基本背景、附录,参考文献、项目目标、工作模式,实务内容、经费结构、时间进度等部分。与需求评估报告有较大区别。
第七节社会工作的项目评估。
一、项目评估的概念。
1.利用具体研究方法对于社会服务项目的实施、效果和行政等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估就是项目评估。
2.要素:①主体,②目标,③对象,④方法,⑤伦理。
二、项目评估的类型,1.结果评估。①进行效率分析,将服务结果与项目投入比较,这是向资助者和公众进行社会交代的要求。②评判服务对象的改变程度及满意程度。2.过程评估是评价社会工作项目执行中相关活动的状况。
三、一般程序。1.基本步骤。①准备阶段,项目评估的起点是接受委托。②实施阶段。③总结应用阶段。形成书面报告,评估报告。成员检查和同伴咨询。
2.关键步骤。行程问题、研究设计和分析成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