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做到》这本书有三位作者,第一位作者肯·布兰佳是享誉全球的世界级管理大师,是布兰佳国际集团的创始人兼总裁。被誉为“领导能力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作家和演说家”,他擅长用简单直白的话语,把复杂、深奥的理论讲得每个人都能听懂。
另外两位作者分别是美国成功激励学院的奠基人保罗·梅耶和美国著名动机论演说家、顾问和天才培训师迪克·卢赫。本书是这三位成功学大师的精华凝结。
三位大师研究发现,我们“知道却做不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信息过载、消极过滤和缺乏跟进,他们针对这三个原因分别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第一个原因:信息过载。
什么是信息过载呢?就是很多追求上进的人,拼命学习,脑子里塞满了各种信息。有的人甚至焦虑到一天不学新东西就担心会被无情抛弃。
当海量的信息涌入大脑时,就像无数汽车挤满大街小巷一样,大脑被堵塞了。结果就是懂得了很多知识,却不知道该怎么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个爱偷懒的家伙,它随时随地都在想着怎么节约能量,避免消耗过多。
当你遇到困难需要费脑子思考该怎么办时,它会偷偷引诱你放下手头的事情,去刷视频、看小说、追剧甚至逛街,因为这些事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脑细胞,还能让你心情愉悦。
从而让你变得做事不专心、效率特别低。
更可悲的是,很多人仅仅满足于学习表面理论,却从来不去实践。
对于大脑来说,被动接受信息比主动实践要轻松得多,也更容易获得成就感。
所以我们会不知不觉沉迷于了解知识的过程,满足于掌握大量信息,但始终无法真正行动起来,即使行动起来,也往往无法坚持。
那么,该怎么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呢?两个策略:1.少而精地学习。2.间隔性地重复所学到的知识。
1.少而精地学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盲目地学习,要仔细挑选真正用得着的技能,无论工作或生活,都是如此。
二是学习过程中不要贪多,无论是主动学习,还是跟着老师学习,“贪多嚼不烂”是不变的真理。
2.间隔性地重复,顾名思义,你在学完知识以后,每过一段时间都需要再重复一遍所学的东西。当然,重复训练的前提是少而精,如果你每天都有海量的知识需要学,想要再间隔性地重复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核心要素: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回头用不同的方式复习已经学过的内容。你不用每次都逐字逐句地读,但每次复习都要解决不同的问题,直到自己彻底掌握为止。
第二个原因:消极过滤。
我们很多人从小就习惯了消极的思维方式,总担心自己做错,总担心被指责,无论接触新的信息还是学习新的知识,总是不由自主地用一种消极的方式进行过滤与解读,用批判与怀疑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
在这种消极思维的主导下,我们的大脑经常处于封闭状态,尽管你可能接触了海量的信息,但因为大脑本身比较封闭,这些信息只是无意识地游离于你的内心之外。
具体做法有两个:1.积极聆听;2.使用绿灯思维。
1.积极聆听,就是用一种开放的、积极的心态去聆听,不带任何偏见或先入为主的观念,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给对方一种积极的期待,不只仔细聆听对方说的话,还努力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2.绿灯思维,就是当你习惯性地对自己或者他人的某些想法、主张提出反对意见时,先强迫自己暂停一下,尽可能地从正面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与可能性,就像给这些想法与意见开了一盏绿灯一样。
然后你可以接着开启黄灯思维,也就是再继续从消极方面进行思考,往往你会发现,事情并不像你最开始想的那么糟糕。
尤其当你在工作中需要说服别人时,你先从积极的方面说自己的想法,再谨慎地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这样他们就不会认为你是故意找茬儿,而是真的在为这件事想办法。这种先绿灯再黄灯的思维模式,会让你获得更多认同。
第三个原因:缺少跟进。
比方说减肥瘦身,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以失败告终?
我们的行动或者计划缺少跟进,也就是缺乏有效监督与合理反馈,没有人会在我们做得好时表示支持,也没有人会在我们松懈、放弃时对我们进行鞭策。
解决策略包含两个要素:1.强调积极面。2.寻求更多指导、支持和问责。
1.强调积极面就是始终强调自己受益的地方,坚持给自己的行为积极反馈,给自己点赞,这就是自我支持。即使偶尔没能坚持,也一种很轻松的方式进行补救,这就是问责。
2.寻找其他人的帮助与支持,你可以报一个减肥班,或者请一个健身教练,让他们指导你、督促你。你也可以跟你的家人或者好闺蜜、好哥们一起互相监督,互相鼓励。
总之,你要设法寻求更多的外部支持,但事先一定要与他们约定好,不能总是打击你,要经常鼓励你,赞赏你做得好的地方,提醒你已经获得了哪些良好的转变。
而当你想要放弃时,一定要督促你坚持下去。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各种健身APP都有打卡、抱团锻炼的功能,你完全不用单打独斗。
最重要的是,这个策略并不仅仅只适用于改变我们的生活,也适用于我们学习某种技能、增强某项素质,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能力。
知道并做到,你将成为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