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故事主题班会。每周用1小时时间召开一次以讲故事为主的主题班会。无论是关于自然知识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故事,都是一把开启少年儿童智慧大门的钥匙。故事的趣味性不仅可以发挥寓教于乐的作用,而且因其强烈的吸引力,还能显著增强思想教育的穿透性。正如美国故事家吉姆·科所说,听故事能够打开那些直接教育无法触及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故事讲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来主讲,教师负责前期的议题引导即可,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德育作用。组织好社会公益活动。每月组织学生参加一场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公益活动。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人能从劳动中得到启迪。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周边社区开展公益活动,不仅能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其体质,还能帮助他们切实体会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乐,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评好身边榜样。身边的榜样是一面旗帜,是一面镜子,能有效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坚持定期开展评选活动既可以激励榜样自身,又能直接引领榜样身边的他人。当然,评选时首先要注意奖项的多样化,要尽量德智体美劳全覆盖,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注意将所有学生都纳入到评选的过程中,让他们自行协商确定评价标准和流程,定期依方案自评,使其对榜样人物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在无形中接受心灵上的洗礼。抓好劳动基地建设。利用校园内的闲散空地建立劳动基地。劳动教育重在亲身体验。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体会和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学校应抓好劳动基地建设,便于常态化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出力流汗中,增长劳动技能,享受劳动快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以劳促德。建好文化长廊。充分利用校内各类场地,建立以英雄模范人物和中外著名科学家画像、名人名言为主要内容的文化长廊。学校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场合,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蕴藏着丰富的育人潜能。学校妥善利用走廊、围墙、宣传栏等空间,经常悬挂英雄模范人物照片和事迹、名人名言、学生代表性习作等,可以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引导他们崇尚英雄、崇尚先进、崇尚科学,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当然,文化长廊建设不仅是教师的事,也是学生的事,教师要能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凝心聚力一起扮靓校园,才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效。学校的教育活动犹如满天繁星,但以上七项无疑是其中最亮的几颗,常态化抓好这七项工作,能显著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教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