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理浅说》(32)
卷二 客疑篇
“医学一途,至微至精,古人立法立方,皆原探得阴阳盈虚消长、生机化机至理,始开渡世之法门,立不朽之功业,诚非易事也。”
中医学诊治之理深奥,古人探索其理法,获知人体生理之气在阴阳盈虚消长,是一团真气运行于中,有形之躯体“死机遂转成生机”,才显生命之形体。
人体一气寓无形于有形之中,变化不定。后人赋予其形之观点不同,气机变化也有各种不同认识模型,因而有不同中医理论门派。各种认识皆有道理,其实都源自一气阴阳,五脏之气互藏。
“问曰:先生论阳虚数十条,皆曰“此本先天一阳所发为病”也。…。既曰阳虚,何不着重在上之君火,而专在以下真火乎?”
人体生命现象从一气阴阳来认识,“气无形而寓于血之中,…,故从阳;血有形而藏于气之内,…,故从阴。”阴盛阳衰为阳虚,阳盛阴衰为阴虚。仲景识透一元至理,二气盈虚,对病见三阴经者,挽先天欲绝真火,不补木生火,重在回阳;对病见三阳经者,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阴,不补金从生水,重在存阴。“要知先有真火,而后有君火,真火为体,君火为用,真火存则君火亦存,真火灭则君火亦灭。…。”“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之五行生克上追求,……。”元阴为离火之阴,为真阴;元阳为坎水之阳,为真阳。真阴真阳虽为二气,合而为一,阳主阴从,于是有“(阳虚)此本先天一阳所发为病”,诊治重在“真火”。
三阳不足为病,真阳真阴盈衰于上中下,用药即当扶阳。三阴不足为病,阴衰阳盛于上中下,用药即当扶阴。“二气之不足,无论在于何部,外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得乘其虚而入之以为病。” 凡外感之邪,依六经六步先后,由浅而深,内伤七情之扰,中在何处,即伤在何处,随其所伤而调之便了。(黄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