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尽管职业教育得到高度重视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由于诸多因素限制,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在不少人心目中,依然觉得似乎只有“差生”才会去上职校。“上职校就是混”的观念固然是一种偏见,但职业教育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职业教育整体上依然“叫好不叫座”,相当一批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仍然在低位徘徊,亟待破局。

  职业教育不是“终结教育”。社会需要纠正观念,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平行的选择,为职校生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要求积极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落户、就业、参加机关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职级晋升等方面与普通高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有调查显示,2022年普通蓝领(普工)年薪在8万元左右,技能蓝领(技工)年薪在10万元以上,一些领域的高技能蓝领年薪甚至高达15-20万元。蓝领和白领的薪资待遇差距有缩小趋势,甚至蓝领实现了反超,有技术、技能的工人甚至因为稀缺而变得抢手。

  “打铁还需自身硬”。围绕“职业”两个字做足文章,教育者要把培养学生实际能力放在首位,打造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还要严格日常考核机制,对部分只想混个毕业证的学生进行纠偏。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断头路”已经被打通,职校生不仅可以上大学,而且就业之路越来越宽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