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所学:《动态的宇宙》
华严宗的主要思想是动态地领会宇宙,它的特点是永远向前运动,永远处于运动状态,这就是生命。
这个终极(梵、法身/真身、真如、道),它的重要特征是以无数的形式存在和消亡,无穷无尽地相互转化,从现象上来看,宇宙本质上是动态的。
要成为有知识的人,就必须是灵活和不固守成见的。---亚基神秘主义者胡安
“梵”,无形,永生和运动着的。
“业”,一切事物动态的相互作用。一切现象的“活动着的”或动态的相互关系。
《薄伽梵歌》:“交织着的自然力使一切活动及时地发生。”
佛陀把动态相互联系的概念推广到人的境遇的领域,于是“业”的含义就是人生无穷尽的因果链,佛陀打断因果链而达到觉悟的境界。
一个有机的、发展着的和有节律地运动着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一切都是流动的和永远变化着的;一切静止的形式都是“幻”,是只作为由错觉产生的概念而存在。
拉达克里希南:“在2500年以前,佛陀就阐述了奇妙的力本论哲学。……佛陀深切地感受到实物的短暂,人生永无休止的沉浮和事物的交易,因而阐述了变化的哲学。他把物质、灵魂、单子和事物都归结为力、运动、关联和过程,并且采用了对实在的动态概念。”
对佛家来说,一个觉悟了的人不去阻止生命的流动,而一直随着它一起运动。
何为道?“往前走!”(禅宗祖师文偃)
何为道?如来,如此地来如此地去。
道家也认为我们不应该去抗拒流动,而应该使自己的行动与它相适应,这也是圣贤作为觉悟者的特点。
《淮南子》:“在道之流中”流动着的人。
…………………………………………………………………………
在宏观上,我们周围的物体似乎是没有活动力和被动的,但是当我们把这样一块“死的”石头或金属放大,就会看到它充满着活力。
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由原子组成,它们以不同的方式互相结合,形成种类繁多的分子结构,这些分子结构不是僵硬和不运动的,而是按照它们的温度并且与它们环境的热运动协调一致地振动着。
近代物理学:物质是在不停的舞蹈和振动中,其节律取决于分子、原子核原子核的结构。
自然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中。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
……所有这些活动,包括从气体云形成恒星,它们收缩,随后膨胀,以及最后的坍缩,都可以在天空中的某处实际地观察到。
印度教:“律则”是一种有节奏的演出,它无穷循环地进行下去,一化为众多,众多又复归于一。
…………………………………………………………………………………………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物体有作功的本领,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可以以最复杂的方式改变其形式,但是绝不会消失。能量守恒是物理学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制约着所有的自然现象,至今还没有发现过对这条定律的违背。
物质粒子的产生和消灭是质量和能量等价的结果。
粒子,是能量的集束。
量子理论表明,粒子是概率的图像,是不可分割的宇宙网络中的相互联系。
铃木大拙:佛家把物设想为事件,而不是物体或物质。……佛家关于“物”的概念是-“行为”或“事件”。
和近代物理学家一样,佛家把一切事物看成是在宇宙之流中的过程,否认任何有形物质的存在。
中国的哲学,倾向于,在关系中发现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