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来的目标:
1.是体验教练技术和目前我学到的咨询技术有什么区别?
2.教练技术应用在解决目前我的问题的效果会怎么样?
收获:
最大的收获是教练做的是提高能量的事情,不解决问题
第一步:状态锚定--状态看板
1.我是...
2.来自..
3.最近的高光时刻
4.我今天想保持的状态
5.一个代表人物(如果想不到代表人物,可以想象一下,用什么方式称呼你,你会很开心)
好玩点1:这里会被小伙伴叫其他的名字,或者让你开心的名字,有的小伙伴会高兴一整天。
我的感受是在这里被允许(因为我给自己取名为宝宝,哈哈哈哈)。
这个锚定状态可以以后用于聊天的前奏或者是会议前面,快速建立一个比较安全轻松的环境或者状态
第二部:确定教练的目标
教练的目的是如何真正的高效能地给予支持。
目前的状态哪些呢?
当我们是新手的时候,是告知;
当成为老手,就是纠偏
成为了高手,就是引导
成为精通,就是教练。
从新手到精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告知到提问,变相的辅导。
NOTE:想起一个段子:年轻员工怼老员工,我需要你的指导,不需要的指指点点
可以看的出来:年轻员工没有被信任的感觉,老员工也委屈。
这两者其中的差异在于两个人接受的方式不一样。所以需要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辅导。
教练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呢?
我们会有什么问题呢?
1.聚焦过去
2.聚焦未来
3.成果导向vs问题导向
三脑理论:
爬行脑-体觉--安全脑
1亿年,战,逃,僵,生存,自由神经(例如呼吸),要么A,要么B
哺乳脑-听觉-情绪脑
5千万,情绪,族群,社交,要么A要么B
视觉脑:150-200年
抽象思维,系统思维
我们怎么去做呢?
1.两剑一心
两剑:聆听和提问
一心:中立好奇心
倾听:三个等级:
1.自动化倾听:输入和输出
2.放松地专注倾听
1)真正表达的是什么
2)重要的是什么
3)挑战是什么
3.系统性倾听--立QIANYII体的倾听:
a. 一般情况下,我们听的他说的话
b.语音语调
C.情绪身体姿态
D.潜意识--模式,信念,价值观
e.他和自己的关系
f.和物的关系
g:和过去,当下的未来的关系
note:发现过去都是采用自动化聆听,在日常生活中这是最常用的模式。
例子1:日常版。有个人在抱怨什么是很难,正常遇到的情况就是朋友马上跟着同样抱怨
这个行为反馈了赞同,但是对实际事情的推动好像没啥意义。
自身的错误点:周五,朋友三人聚在一起,A,B.C.A在那儿说,我需要健身了,自己一个人还是很难自律的运动。B想都没想,就说出了,B关系很好的一个人(AC都认识)做到,C马上说了一句:是的,XX可以做到。
其中B就是我啦。当C说完,就发现自身的问题了。
在这个过程中,同组的有教练经历的小伙伴,指出我有批判性思维。这个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需要练习进行倾听。
提问:问题:什么样是一个好的有效的问题?
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启发)
1-10量化
note:虽然自己判断自己做过一段时间的咨询,但是第三点和第四点是自己经常性会问出来的问题。
怎么样做到开放式的提问:
有AS-IF的假如框架:
1.时间转换
如果三年以后,你回首过来看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2.视角转化
如果是XX,他会怎么做
3.奇迹问题
4.系统转换
5.价值和价值词汇
6.放大成果
其中,4系统转换和价值和价值词汇还没弄懂
还有教练的姿态:
C:归于中心
o:敞开
a:察觉
c:链接
h:抱持
POY--point of you
用卡片快速的打开关系
1.确认主题,要探讨的主题
2.选择一张卡片,表示你与该主题的关系是什么
3.选一张卡片,表示你期望达到的状态
4.如果说达到了这种状态,你会什么样子
5.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或者能力支持你达到这种状态。
6.这种最小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整体来说,收益很大。发现自己是因为自己的过去,焦虑自己的未来。情绪一直落在未来上,从而没有在当下这个场景下进行行动。
镜子的感受:认同感--给关联自己,收获?决策。
对立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