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而行 众行致远
孟津区平乐镇中心小学 梁娜茹
1月15日、17日、18日,我有幸到城关镇中心小学参加了区名师、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是多学科精英教师的盛会,如同一座教育智慧的灯塔,在当下教育改革浪潮奔涌之际闪耀启光。
在开班仪式上,贾晓瑞老师提到了“卷”,“卷”的还不厉害。这一点我也认同。还记得去年到瀍河区君河湾小学参加综合实践观摩会,大会间歇时间,竟然看到同排坐着的一位老师拿着厚厚的一打试卷在批阅。当前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作为名师培养对象,我们在工作中更应该主动起来,做一名“自来卷”的老师,给其他老师带好头,树立好榜样。
给我们做培训的第一位老师是中小学正高三级教师,孟津区第一高级中学附属初中语文教师及教科研主任王留晓老师,她的《在教育的星辰大海里寻找教育初心》,带领着我们在教育的芳草地找寻诗意。
王老师提到“名师”,说名师的“名”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名在“特”,打上“独特这一个”的印痕,催生“属于自己的枝叶”。
2.名在“高”.克服教学碎片化的系统整合,把教学推向一个新高度。
3.名在“实”,求真务实,是向上生长、向下扎根。
听到这里,我的思想也不由得沉重起来。对照自己,我“特”吗?我“高”吗?我“实”吗?特,尽管我这次是作为家庭教育专业来参加培训的,但是,只是讲了几节家庭教育而已,并无特别之处。高,要把教学推向一个新高度。而我,一个月一期的家长讲堂,在农村学校竟然都很难进行下去,走都难,如何再往高处跳呢?实,我是务实的,但我还想再进一步去求真务实,可是,工作中的我总是把精力分散在各个方面,导致连每天的阅读有时候都是走马观花走过场。作为名师,我还不合格,还需要再去努力。
王老师说人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
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
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
自燃型的人,不会等领导吩咐才干,不会照葫芦画瓢地干,不会挑最容易的事干,不会利益当先地去干。足为满足,处于高处觅高处;步不停步,行已远行还远行。
蜕变--成就更好的自己,不要因为没有阳光,而走不进春天。不要因为没有歌声,而放弃自己的追求。不要因为没有掌声,而丢掉自己的理想。其实每一条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每一条通向理想的途径,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为自己喝彩,给自己加油!始终相信:每一束不惧骄阳的花朵必将盛放,每一滴洒下的汗水必将有声,每一分落在实处的努力必将达人。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执行力才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此外,王老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从“三新”时代教师理念之变;“三新”时代学校课程重心之变;“三新”时代课堂教学重心之变,指出名师成长的路径:内驱——朝向更好的自己;行动——逼出更好的自己;积淀——造就更好的自己。使老师们在教育的星辰大海里寻找教育初心,明确目标。
王利环老师是我的朋友,也是给我们培训的第二位老师,她身上的光环很多,如中小学副高级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洛阳市名师、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等。
在她《种一棵属于自己的树》的讲座分享中,王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从专业理想、专业思想、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自我六个方面,为我们深度剖析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关问题。她用大量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锚定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去做,不断地挑战和突破自己,就会在专业领域种下一棵属于自己的树。利环,好样的!
积跬步以至千里,聚小流以成江海,师道远而学无涯,深耕耘且广积粮。心有所向,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通过本次培训,我的方向会更加明确,我的脚步会更加坚实,我会继续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共同追求教育教学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