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华杉讲透】:“射箭的礼仪在于射中,而不在于贯穿皮革,因为每个人的力气不一样。‘为力不同科’,「科」是等级。就像我们现在摔跤比赛、举重比赛、拳击比赛,选手按体重分不同的公斤级,体重相当的才在一起比。如果不同的体重科级在一起比赛,那就永远是体重占优势的人拿冠军,体重轻的人就没得比了。射箭比的是技巧,不是蛮力。进一步说,你把靶心射穿以显得力气大,来胜过力气小的人,是失礼的行为。”
《华杉讲透论语》:“所以孔子说这是古之道也。前面讲射箭之礼说过,射箭比赛,是君子之争,互相揖让而后登台,射毕再揖让,一起喝酒。而且射箭不是相互角力,而是自己射自己的靶子,自己没射中,不能怪别人射中了,也不能去影响骚扰别人。”
今天这句话让我对比赛的礼仪和比赛的类型有了认识。
“君子之争”的形式让我眼前一亮,比赛前互相揖让、比赛后也互相揖让,只专注于自己的靶子,而不管其他人的靶子如何。这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
比赛分为技巧性比赛和等级比赛,技巧性比赛中选手的差异性较大,比的是技巧,靠技巧获胜,不需要击败对手;等级比赛中,参赛选手的背景是类似的,获胜标准也是单一的,击败对手才能获胜。这两种比赛类型是有本质差异的,技巧性比赛本质上不存在对手,唯一的对手是自己,是自己能不能射中,射击水平如何;等级比赛中,因为背景是相似的,只有击败对手才能胜利,所以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手身上,关注的是如何打败对手。
在人生这场游戏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射箭比赛中的君子之争。
大家同台竞技,都在世界、中国、社会这个舞台上参赛,因为每个人生来是不同的,天资不同、天性不同、生长的家庭背景也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靶子,这个靶子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这场人生游戏中,对于自己而言,要盯住自己的靶子,想办法磨练自己使自己射中自己的靶心;而非四处张望,看别人的靶子啥样,盯着别人是否能射中,这是一种外移的表现。注意力只能投向一处,投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也就不能专注在自己的靶子上了。
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大家只是在同一个舞台碰面而已,人与人之间并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每个人的天性、天命和资源都是不同的,不用也没法比较。能够比较的前提是:一切都一样,才能进行比较。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总是存在比较呢?
这跟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模式有关,所有人不断地被灌输“第一名”只有一个的概念,数字成绩成了衡量彼此的唯一标准。这种模式的驯化,使得人会不自觉地跟身边的同龄人比较,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人与人与生俱来原本是不同的,但因为教育模式的原因,而逐渐地趋同。当所有人变得类似,并且外界的衡量标准越发单一的时候,内卷也就越发严重。
打破内卷的方式是:从集体中脱离出来,将注意力由盯着他人的靶子转向自己的靶子。认真审视自己的靶子、认真训练自己的射箭技术,直到击中自己靶心,并且不断地探索和改善击中靶心的技巧,让击中靶心由技术变成艺术,这是走向无限游戏的路,人生没有对手,唯一的对手只有自己。
射箭礼仪让我明白,要学习像一名君子一样在人群中参与人生这场游戏,人生是关于自己的比赛,与他人无关,大家只是有缘同台竞技,每个人的靶子和靶心是不同的。专注自己,盯住自己的靶心,不四处张望,也不议论评价他人的靶子和赛道如何,也不被他人的关注和评价影响。
关于射箭这件事,就像华杉老师在《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中讲道:“孙子强调先胜而后战,先让自己变得不可战胜的,然后等待敌人可以被战胜的时候,即等对方出错。我之不可胜完全在于我自己的修为;敌之可胜,则在于他,在于他犯不犯错误。所以,他败了,也是他自己败了,而不是我把他打败了,我只是胜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