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生活,与世无争的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在我看来。随着资本笼络了全世界,个人价值全无,在社会和集体中没有了个性,一切向钱看之后,人文主义也随之丧失。在今天这个时代,与世无争就是最好的生活了,这不是个人的意气之词,而是客观环境所致。近日我总有想重读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的冲动。前年读过一次,只记得里面有很多伦理学的描述,多数已忘的一干二净了,相信重读会有更多的体悟,也一定会是更有趣的阅读之旅。
我一向反消费、反物欲,昨天和弟弟有一些交流。人们的口头交流充满着情绪和滞涩,使谈话变得十分艰难、通常要付出更多的精神(头)成本,却没有更多的精神收获和收获感,无法获得任何启发和新的思考。语言没了力量和想象力、创造力,语言将必然走向苍白无力。
反消费、反物欲背后的指向很可能是反资本,注意,我没有说什么什么主义,这多少还是有些不同。个人具体的日常行为它还上升不到主义的程度,就像很多白左宣扬的极简、环保等,他们的所作所为只是行为还是已经成为了某种主义,这还需要进一步严谨的论证。
现在人除了关心个人利益、得失和钱之外还会关心意识形态的东西么,其实很难了,因为我们都是资本的俘虏,是奢侈物质的裙下之臣。我们已经没有思辨、分析、深度思考和谨言的能力了,每天只有吃喝玩乐和消费且不断地消费,把自己挥霍成一个跟随主人的奴隶,如丧尸一般。各种领域种的“上面”人士操控着巨大的资源为我们烹饪着没完没了的“奶头盛宴”,我们还吃的津津有味呢。
从前“亚健康”这个词很流行,不知道为何现在不太提了。任何语言、标语、口号一类的东西的出现和消失背后都是意识形态在变化,而意识形态的变化必然是authority在作祟。如今以中产为代表的the ruled每天如丧尸般的状态就是亚疲惫或亚疲劳。个人有没有价值以及什么价值我们可以好好想一想,想想自己,我至少对生活周围的人们能提供什么,如果我不能为他人提供钱和挣钱的路子,周围是否还有人会愿意主动理我?这么一想其实是很悲哀的。我几乎没有朋友,没人喜欢听我絮叨这些抽象的东西。但我还有一些朋友,见面了都是面带笑容,几杯下肚以后,互相问问最近做什么,然后还能一起做点什么。
昨天的写作留了个小尾巴,本想谈认真与求真的区别。或许这个话题还要再搁置一段时间,因为它们之间时常充满着矛盾,有矛盾就得有分析情况,每个分析情况就要容得下很多叙述和描述甚至解释。简单概括,认真往往是在一件事情上的孜孜不倦,而求真除了认真之余还要有很多其他因素辅佐。《古董局中局》我已看到了第三本,主人公变成了许愿的爷爷许一城,借由这个角色可以谈谈认真与求真的问题。其实我也是通过对他的阅读才引起我这个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