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
1、了解月相就是我们看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知道月相是变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不相同,有时月相亮面大,有时月相亮面小。
2、能用图画或剪贴等方法来记录和描述月相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空白小卡片(每位学生一张)、教学课件
优点:
环节衔接比较自然。
环节一:导入。通过4幅夜晚月相图片的对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图片拍摄的时间是晚上,月亮的形状不同。顺势导入主题——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月相(板书)
环节二:探索新知。
学生已经观察到4幅图片中的月相不同,我顺势提问:为什么图片中的月相不同?月相每天都不一样吗?学生先自己思考,举手回答。学生回答后不否定,也不肯定,就学生的回答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月相形成的科普视频。
视频结束师生一起总结月相知识:月相的成因、月相是不断变化的且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在变化周期内月相的形状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环节三:记录月相
我们知道了月相的变化过程,那怎么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呢?先发一张小卡片,小组讨论该怎么记录月相,把小组讨论的结果绘制到小卡片中,请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视频展台)。
我再引导学生观察月相的特点(发亮部分的方向、轮廓),示范如何正确绘制月相,出示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图,学生完善到自己的学生活动手册上。
环节四:巩固总结
出示练习题,学生思考回答。
我精简了课件,只留下各环节的主要内容,尽量把课堂交给学生们思考、讨论、绘制,总体来说,我对本节课还是比较满意的。
不足之处:
一个月的月相图在课堂上学生们绘制不完,但是下课后他们肯定也不会继续完成,所以绘制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图,可能就成了空着的,让学生回家后在晚上观察估计也不会有后续。如何解决呢?暂时没有想到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