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的生涯课完成了,面对的是特殊人群,各种原因没办法在课前了解参与者是多大年龄、男女比例、实际人数、过往经历,还真是挺为难的!好在小伙伴的临场经验相当丰富,及时做了调整,主办方很满意。
前两天,一起设计课程的时候,因为拿不到具体的资料,只能按大致情况初步预估了一下:特殊人群,年龄15-18岁之间,10-20人,可能存在的问题:自信心不够,难融入社会,找工作困难。
对这些参与者,生涯一次两个小时的线下课能做什么?
全线要贯穿的一个理念是给来访者赋能,帮助参与者初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点,想想未来的梦想,再找到之间的关联和差距,做出最小行动计划,中间穿插增加自我效能感的部分提升效能感。
实际上现状是:参与者有8个人,年龄跨度大,从10几岁跨到30岁。通过填写的写字速度来看文化程度有限,有些需要动起来思考的环节,参与有限,可以被动完成,态度并不积极。通过兴趣的探索发现自信心普遍不高,家庭关系也可能存在着不足。
所有参与者在霍兰德职业兴趣里都没有选I岛(代表:爱研究思索),在分享中有一种严重的自己不配得感,在老师询问中其实发现有一些是有思索的成份的,只是认为自己没有不敢选;也有参与者表达了自己为什么会选择S岛(代表:亲切友善),因为在那里做自己喜欢做的、都可以不用让别人说,做的好好的还要被别人说(注:这里的别人或许是自己的父母,也或许是外界的其他人)。及时调整了开始设计的分组讨论为每个人单独分享。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个人都被关注到,在讲述中发现闪光点现场给予正强化,强化大家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和信心。整个课程下来,课后的检测,参与者也完成得很好。
而对我们来,却有不少需要反思的地方。
特殊人群需要生涯规划课吗?
想必是需要的,黑暗里更需要一束光,哪怕是微光。生涯规划就像是这一束微光,可以照亮前方。不过也有个前提是特别处于生活困境中的人,起码解决了生活最困顿的那一部分,能吃上饭,才有余力,知己知彼规划人生。如果可以有一个机会,有系列生涯课同时个案辅导陪伴跟进,再配合帮助他们有工作的技能并开始工作,那就真的可以重新起航了。
那有什么人不需要生涯规划呢?
1 充分了解自己也了解外界,对自己的未来很笃定,向着目标一路前行的人。
2 对现状很满意,同时心里没有焦虑的人。(其实我很好奇到底这类人存在于现实吗?)
3 对生活完全放弃,已甘心做一条咸鱼的人。